1)第308章 M18无后坐力炮_二战之列兵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统还真是不错,没有任何漏洞,自己召唤出来了武器,没有任何人怀疑,现在,听说有新的反坦克武器了,立刻就行动起来了,很快,一百名战士就出现在了安德烈的眼前。

  这些圆筒形状的大炮,看起来很简陋,它是一个一米五长度的圆筒,下面支着一个三脚架,看起来,和反坦克导弹有些类似,但是,反坦克导弹的发射筒是短而粗的,它的发射筒则是细而长的,这是两者最明显的不同,而且,反坦克导弹发射筒前后一样粗,这种无后坐力炮的后面看起来更粗。在尾部,还铰接有开孔的炮闩。

  炮管右侧有一个小握把和击发扳机,配备着一个瞄准具,整个装置看起来有些古怪。

  此时,包括波洛苏欣等人在内的所有军官,都站在这里,看着安德烈讲解。

  普通的大炮在发射炮弹的时候,由于反作用力,炮身会向后坐,这影响了大炮的瞄准,同时也让大炮的操作繁琐,所以,很早就有人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后坐的问题了。

  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美国海军中校c-h-戴维斯,他在1914年的时候,将两门火炮的炮尾对接在一起,这样当一门火炮向前发射炮弹的时候,另一门火炮向后发射涂油的炮塞和猎枪弹以基本消除后坐力。

  实验取得了*的成功,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战场上,向后射击的大炮是不会被人喜欢的,哪怕喷射的是个不会爆炸的东西,对后面的人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它并没有实际使用价值。

  不过,基本原理已经出来了,在向前发射的时候,同时也向后发射一些东西,让两个的反冲的力量相互抵消就可以了,所以,军工专家们在继续改进,一番研究之后,就找到了最合适的东西,当然就是向后喷射燃气了!大炮在开火的时候,里面有的是火药燃气,当火药燃气推动弹丸向前运动的时候,让部分燃气从炮尾的喷管高速向后喷出,这样,达到一个动量平衡的效果,炮身不产生后坐。

  这种原理很快就发展成熟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大量使用起来而已。

  现在安德烈召唤过来的8型无后坐力炮,这是美国人在1944年研发出来,1945年定型装备部队的产品,没有赶上二战,在后来的远东战场上大量使用过。

  从外表上看,在发射的时候,它和火箭筒都要向后面喷火,但是两者的原理是不同的,一个是普通的炮弹,是靠发射药筒产生的火药燃气推出去的,向后喷出去的是火药燃气。一个是火箭弹,靠着火箭推进剂飞行出去,向后喷射的是火箭推进剂燃烧的火焰。

  所以,无后坐力炮的本质上,还属于一种炮,而且,在炮膛内还有膛线,所以,炮弹飞出去更加的稳定,射程也就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