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8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建中与苏轼转官和出外的安排都终于定下,而明远也趁机公布了他在端午节前就将启程,远赴杭州。

  苏轼自然是高兴坏了,每天去开封府上班都几乎是唱着歌去的。

  “远之,这太好了,我们到杭州,正好与蔡元长会合。”

  明远:……

  他想了想,弱弱地提醒苏轼:“蔡元长出任钱塘尉,钱塘与杭州,也不是同一个地方吧……”

  苏轼嘻嘻一笑:“无妨!钱塘尉的治所就在杭州。”

  明远:!

  他怎么不晓得有这回事?

  “只不过蔡元长任钱塘尉有巡视之责,不能长久留在杭州。”

  苏轼又补充了一句,想到蔡京不能在杭州久留,他就流露出愀然不乐的神情。

  明远:巡视好啊!蔡元长最好天天在外地巡视,不要回杭州!

  而种建中听说明远去杭州可能会遇见蔡京时,倒没有对明远说:“不许与蔡元长见面”“不要听信那家伙的甜言蜜语”之类,而是郑重告诉明远:

  “小远,若是蔡京那家伙再欺负你,只管写信告诉师兄,纵使在千里之外,我种建中也要奔到杭州,为你痛揍此人。”

  明远:……咦?莫名有点感动怎么回事?

  不过他没有多少时间与朋友们相聚了。一旦行程定下,他在汴京的所有产业生意就都要交给可靠的人。

  好在此前明远就曾有过安排,他名下的产业大多有妥当的人安排在妥当的位置上,不至于需要临阵换将,一片慌乱。

  明远决定将这些人都留在汴京,跟随他前往杭州去的,只有向华和史尚等区区数个而已。

  当然,这些作坊和留守在汴京的人也都得明远打了招呼:如果在杭州他需要拓展生意,传一份信件,汴京这边就会调集人手到杭州去。

  因此这批管事与工匠大多有了心理准备,安排好了家事,如果明远有需要,他们可以随时出发。

  种建中那边,则是将所有军器监未尽的事务都交给了贺铸。

  贺铸为人慷慨激越,但为人做事却颇为老成。种建中对这个同僚一向称赞有加,明远也与贺铸聊过两次,认为是一个可靠的人选,能够将种建中建立起的军器监新工艺新项目一一继续推动。

  王雱对明远也十分感激,甚至亲自去明家拜谢。

  两人坐在明家小院的花厅里,王雱看看四周,却没有上次来时那种回声阵阵,耳边惊雷的奇异感受了。

  “远之贤弟,家中大人和愚兄对你都是万分感激。不知远之前往杭州之事是否顺遂?有没有小弟可以帮到的地方。”

  明远望着王雱,似笑非笑。

  王家父子看起来很上道啊,至少明白投桃报李的道理。

  不过政治家大多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才能在有过一次合作之后,继续争取下一次合作。

  “确实有一件,只不过与小弟前往杭州之事无关。它事关……山阳镇。”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