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1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事茶馆”坐落在杭州城外,通往钱江的运河畔。

  开业三月有余,这里已经成为了在杭州逗留的海商们每天必去的固定地点。

  为此,不少海商强迫自己习惯了茶馆使用的“新式计时法”,会在每天早间“九点”时分,准时步入茶馆,点上一壶茶,一份丁香馄饨或者其它从食,然后开始看报纸。

  放置在茶馆中的报纸,除了《杭州日报》和三日一刊的《海事新闻》以外,还多了从汴京“邮递”来的《汴京日报》,和正在试刊行的《扬州商事周刊》。

  在杭州只能看到三天前的《汴京日报》,但是在区区三日之内,就能将报纸从汴京城送到杭州,而且每天不间断,这速度,已经足以让所有杭州的商旅咋舌了。

  《汴京日报》以汴京本地的“吃喝玩乐”新闻为主,间或刊印一些广告,不涉及政事朝局,但很有助于商人们了解汴京城中的流行风向。

  《扬州商事周刊》则更加简单粗暴,上面刊登的就只是各种大宗商品如今的市价,和大笔求购以及出售的信息——因此受到商人们的广泛欢迎。

  除了这些报纸刊物,在茶馆里放置着的那本《航海书》已经快被翻烂了,以至于茶馆东家已经应承了,这本《航海书》增补编排之后将予以再次刊印,到时店里的老主顾每家可以送一本。

  因此,海商们到这里来得就更勤了。

  如今杭州正在冬月里,茶馆里生了火炉,将潮湿的寒意逼出室外。火炉上顿着镣炉,清新茶香从镣炉旁的紫泥茶壶中飘出,萦绕在整座茶馆里。

  然而今日茶馆的大管事戴朋兴脸色却不大好。

  他推荐一位好友屈察从明远处购买了“保险”。结果前两日坏消息传来——屈察的船在广州港外遇上了风浪。屈察带着船员们与风浪搏斗,抛掉了巨大多数货物,最终成为一条残船,苟延残喘地浮在海面上。

  一两日后屈察的船被拖进广州时,基本上只剩一船浮木。

  屈察自己和船上大多数人员一样,侥幸逃生。但是船上的货物基本上损失殆尽。

  这条船也完全损失了,此后屈察就是再想做海商生意,也需要再花很多钱,才能为自己再搞到一条船。

  现在戴朋兴一想起这件事就头疼。

  他很清楚,按照当初东家明远与屈察签订的“保险”协议,明远需要赔多少。

  要知道,当初明远只收到了一千贯的“保费”,其中还有一部分被当做“佣金”付给了戴朋兴。

  现在明远却需要向屈察理赔将近四万贯的货款——戴朋兴心里有事会有点恶作剧地想象一回:明远那样的小郎君,抚着胸口吐出一口老血,会是怎样一种楚楚可怜的光景。

  但是明远又不能不赔。

  如果他现在找了个理由,左右搪塞,拒绝赔付,那么明远在海商之中的名声就彻底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