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4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些时日,军器监作坊在吴坚的带领下,在此前的竹火筒基础上制出了一种新式的火器——火绳枪。

  该火器的主要结构是一枚细长的铜管,里面填入火药与铅子,将引线点燃之后,铜管内的空气受热急速膨胀,将铅子推出。射程最远可达150步。

  这种火器的杀伤力比弓箭更强,虽然准头不甚佳,但是铅子散出之后是一片散射,在对付集体来犯的敌军时效果会很显著。

  但是明远对点燃引线的方式并不满意。

  吴坚等人设计出的点火方式,是将一枚在硝石溶液中浸透的引线点燃,然后填入枪膛中。因为引线燃烧的速度不快,令持有枪械的人有充足的时间瞄准。

  这种点火方式,持枪人最快可以在二十个呼吸之间完成一次发射。

  明远对这种表现摇了头。

  他向吴坚等人解释:“这种火绳枪的射程目前只有150步,如有大批敌人来袭,150步时我方才能放第一枪。”

  “等到20个呼吸之后,手脚快的士兵能够放第二枪的时候,在第一轮攻击下还有活动能力的敌人已经冲到眼前了。”

  吴坚等人都默默无语——明远的话无法反驳。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研发方向只剩两个:一是如何解决快速发火的问题;二是努力提高射程。”

  明远随口总结。

  军器监的人听了便又都稍许振作一二,明远这么一总结,好像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明了,听起来没那么难了。

  于是,明远分别写信给在两浙巡视农田水利的沈括,和在婺州担任知州的苏颂,请他们两人帮助研究“发火”的结构。而军器监这边则专门安排了工匠解决在枪膛中铸造膛线的工艺难题。

  除了单兵火器之外,吴坚等人还带着工匠们造出了与之前“竹火筒”同样原理的“松木炮”,乃是用粗壮的松木,用炽热的烙铁将木材正中烫出空洞,形成一个深槽。然后再在松木外侧加上五道铜箍箍紧——这样的松木炮便可以填入圆形的石弹,向外发射了。

  松木炮初次试制的时候,第一发就射出了六百步的超远距离。后来经过反复调试角度,试验出最远可以射出七百到八百步的距离——这还是考虑到松木炮的材质,往里填火药十分有限的实验结果。

  明远与吴坚等人计算,如果这大炮完全用铜铁铸造,射程完全轻轻松松地达到一千二三百步。

  这是此前投石机完全无法企及的远程攻击。

  如今军器监作坊里上下众人,虽然受到明远“高标准、严要求”的一再监督,但是大多心里有底,遇事不慌——毕竟他们都非常清楚:立功立定了,也就是立的功绩是大是小的问题。

  此刻在北高峰下的山坳院落里,沈括与吴坚一起钻研了一番苏颂寄来的“燧石发火设备”的详图。

  明远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