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蹴鞠?”

  听说府学里竟还有蹴鞠队,司马光讶然。

  苏轼便偏过头,双眼瞄着明远。

  明远顿时“呵呵”地笑了起来,半是解释半是掩饰:“晚辈身子骨偏弱,玩蹴鞠是为了锻炼身体,锻炼身体……”

  他这不算是说谎:去年秋天,明远因为去钱江边观潮而染了一场风寒,病了两天,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大幅下降,抵抗力没有以前强了。

  现在他身边已经没有种建中,整日检查他有没有按时练习弓箭了,也没有小伴当向华在他身边练习扎马步当表率了。后来连史尚都去了南方,不在身边。

  明远一边怏怏地将养身体,一边忙于开展海事保险的事,气色确实不能算好。有一回蔡京邀他饮宴,他过去露了个脸,蔡京也不敢怪他装病,只能好好地把他送回凤凰山去。

  但这样下去毕竟不行。

  刚巧明远听种师中和宗泽说起,府学里有些学子会玩“蹴鞠”。

  明远一想:这个我会!

  但是到了府学后院一瞧:这是哪里来的花拳绣腿?

  然而这就是宋时的“蹴鞠”:表演性质更大过竞技性质——参与者从一人到十人不等,大多是表演用头部、肩、胸、腹、臀、膝、足等部位传接球技巧,既表演出繁复的花样,又要令球不落地。

  人们为这些花里胡哨的蹴鞠技巧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什么“转花枝”、“流星赶月”、“落花流水”等等。

  明远想想自己上辈子好歹也算是踢过野球的人,现在在这里竟然根本不能算是“会蹴鞠”。

  于是他振臂一呼:“要不要这么复杂?”

  他跑去在球场的两侧直接戳上几枚竹竿,划定了两个“球门”区域,然后大喊:“再来几个人,规则很简单,只能用脚踢,往对手球门里踢就算赢!”

  明远在府学里其实没有什么号召力,但是他有一个跟屁虫兼忠实拥趸——不是种师中,而是宗泽。

  宗泽是个喜动不喜静的性子,每天除了在府学中读书,参加“航海社”的活动,以及在食堂吃饭之外,就是在外跑跑圈,练练拳脚。

  有宗泽这么一宣传,府学里那些好动的少年们就全来了。

  由于明远设定的规则门槛极低,基本上是能跑会跑就行,于是,这种运动就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在府学里流行,并且很快传到了府学之外。

  原本杭州城里已有“齐云社”,是蹴鞠的专门社团。他们一见这府学里读圣贤书的郎君们传出来的新玩法,便也学着规则尝试了一下。

  试过之后,“齐云社”里就再也没有人想回到传统的蹴鞠方式了。

  于是,府学里好几个社团凑人出来,自己组建了一个“联队”,与齐云社两家约定了定期比赛。

  随着观看和尝试蹴鞠的人数越来越多,除了府学联队与齐云社之外,杭州城中又陆续出现了好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