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此,萧扬作为明远的“远房表弟”住进了凤凰山上明远的宅子。

  萧扬并没有择席的毛病,纵使有,也在他自北而南逃亡的路上全都治好了。

  但是他自从进了明远的家门,便觉得处处新鲜,处处不懂,自觉像是个傻子一般。

  首先是计时。

  明家从上到下都认得钟表,几乎每个房间内都悬挂着自鸣钟。

  在萧扬抵达杭州之后,明远也送了他一枚怀表,方便他每日看时间。

  萧扬却得从大食数字开始学起,努力将各个“小时辰”和早已习惯了的“时辰”一一对应。

  而与明家宅院一墙之隔的,就是刻印作坊。

  这件刻印作坊里的刻印技术完全不瞒萧扬。萧扬背着手走进去,工匠们至多抬头看他一眼,然后点点头,称呼一声“萧郎君”,然后各自去忙。

  而萧扬却只有看着那些眼花缭乱的活字,在熟练的排版工匠手中迅速组成一幅一幅的版面,然后那些“报纸”,就这么一页一页地印制出来……

  萧扬想起在他昔日的国度里,所有的文件全靠人手抄录,抄写一张需要好半天。

  他再看看眼前……

  于是萧扬抱着这些刻印坊印出的报纸,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甚至还有不少汉字不认得,需要请教那些排版和印刷的工匠。

  工匠们并不以为意。

  这年头,谁不是在报纸期刊一类的物事普及起来之后,才开始学着读书认字的?

  再说了,人家是东家的远房亲戚,从北方来的,据说那边报纸什么的还未普及,认字不全十分正常。

  于是明远就见到了这样一个,通过报纸和刻印的各种期刊文集来了解整个大宋的萧扬。

  明远:哟,看起来学习曲线十分陡峭啊!

  在萧扬身上,他几乎做到了毫无保留。明远手下的所有生意,玻璃、瓷器、自鸣钟……只要萧扬有兴趣了解,他就安排人手带萧扬去参观。

  很快萧扬也像不少掌柜与管事一样,报名了“会计学校”,去学习记账,以争取能够看懂账本。明远大手一挥,让萧扬去报了“速成加强班”,让他接受最高强度的商业知识熏陶,快速成长为掌握这门“商业语言”的人才。

  当然,明远也有完全不让萧扬参与了解的内容。

  例如萧扬来之后,整个凤凰山宅院里的人,就都没有提起过“北高峰下的僧院”,而明远也再没有去那里礼过佛。

  而萧扬也似与他有默契,明远从来不提山阳镇上的那一段往事,萧扬也就绝口不问。

  萧扬刚到杭州的时候,种师中对他的敌意很重。

  但因为清楚萧扬的特殊身份,种师中轻易不会将这种敌意显露——尤其不会在明远面前显露。

  时间久了,种师中也渐渐发现,萧扬只是一个普通少年郎君,而且当年身为辽国副使时那副颐指气使的态度、傲慢跋扈的性格,早已随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