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0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兄,拜托……此事要紧,千万拜托。”

  明远郑重嘱托邓宏才。

  邓宏才黑黝黝的脸膛上露出一丝略带迷茫的笑容:“这个您放心!我们这一带有不少船只是会南下做生意的,交趾、占城,自是少不了要去。只不过……”

  明远拜托邓宏才的,是在今年秋天从占城、交趾等地大量采购稻米,而不是以前那样,仅仅采购稻种。

  邓宏才这就不太明白了。

  稻米是司空见惯的商品,南北方价差不大,为何明郎君巴巴地要从南方买了来——这南方的稻米真的比两广、两湖、两浙所产的好多少吗?

  “我只是需要多采购些原料而已。”

  明远笑着解释,没有多说原因,就算是说了,有试验方的“屏蔽”在,对方恐怕也是听不见的。

  看过糖厂,明远一行人又回到广州,在这座沿海都会盘桓了数日。

  在这里,明远向夷人海商们列出了他想要收购的物品清单,主要是各种原材料:铜铁矿石、石墨矿、硝石硫磺、稻米……

  以往北宋对外出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进口的多半是香料、犀角、珊瑚、珍珠一类的奢侈品——明远认为这种海上贸易只满足了一小撮上层人士对于奢侈生活的需求,对于提升大宋国力根本没有帮助。

  因此他反其道行之,夷人海商们突然接到了这样“新鲜”的需求清单,都有些猝不及防。

  可是明远这次带来的样品自鸣钟、怀表、玻璃制品、青花瓷……全都是在海外大有前途的商品。这些海商们冲着这份利益,也不能不点头,答应明远,调整他们下次来时船上所带的货物构成。

  此外,明远还向夷人海商们高价悬赏,想要他们帮忙寻访“玉米”与“番薯”这两种作物。

  为防名称有误,明远还特地请画匠绘出了他“想象中的”两种作物的样子,包括叶片、果实与根系。

  众所周知,玉米与番薯这两种作物都是“地理大发现”之后从新世界引种到旧世界,随后再传入中国的。

  然而这“地理大发现”乃是文艺复兴后的欧洲人眼中的“大发现”,并不意味着在那之前,世界上其它地方就与南北美大陆完全没有交流1。

  如今大食商人的航海技术已经足以支持他们从阿拉伯半岛一路航行至南中国海,那么跨越大西洋,抵达美洲,也并非太过困难。

  明远提出高额悬赏,虽未抱太大希望,但也许就能提早推动航路的开拓——前往美洲的航路也许会被提早发现也说不定呢?

  除了发布各种消息,准备采购大宗商品之外,明远还视察了他在广州的产业——金银钞引铺。

  如今在广州,明远名下的金银钞引铺已经不止是一个店面了。

  一家总店,四个业务点——三个业务点设在交通最为繁忙的珠江港口旁,另有一个业务点设在了市舶司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