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亿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惠卿所料不错,在国子监发行《国子监学刊》,公开评论交子发行的得失利弊之后——关于交子发行和《汴梁日报》停刊之事的确还有后续。

  但都不是明远安排的后手。

  而是御史台弹劾吕惠卿封锁言路,禁止民间清议评论时事,并且堂而皇之地搬出大道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御史台中跳的最欢的一位,不是别人,而是当年曾经在《汴梁日报》上栽过大跟头的唐坰。

  这几年来唐坰与新党渐行渐远,过得也很不如意。

  但这次却被他抓到了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唐坰哪里还顾得上以前和这《汴梁日报》的主人曾有过节。一旦知晓此事,他骨子里的“抬杠”基因立即被唤醒。

  唐坰上街抢购到了一份《汴梁日报》刊行的最后一期。这时的《汴梁日报》已然洛阳纸贵,刊有《三问“交子”》的这一期已经在汴京市面上被炒到了高价,拮据多日的唐坰买下这报纸的时候,竟难免有些肉疼。

  待到唐坰将这篇文章读完,这位御史世家出身的“抬杠专家”顿时一拍大腿,怒道:“这不明明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吗?”

  于是,唐坰心中顿时生出为民请命,为《汴梁日报》正名的豪情壮志,一篇言辞激烈,令人读来口沫横飞的弹章立即出炉,并且在御史台同僚们的默许之下,一路上达天听。

  最终,《汴梁日报》停刊之前的最后一期,终于放到了官家赵顼的案头。

  赵顼拿起《汴梁日报》,轻轻一抖。报纸所用的精良纸张发出清晰的声音。

  大宋天子不是没有读过这份报纸——他甚至知道后宫的宫人们时常在宫中读报取乐,议论瓦舍最火的杂剧和名角,时下最流行的香味牙膏,新式的玻璃器、自鸣钟……京中世家大族之间举行的捶丸大赛,和从南方渐渐流传到汴京的“新式”蹴鞠。

  在秉政者看来,这些都是不痛不痒的民间消息。

  谁知道这份报纸竟然在交子发行的重要关头,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

  《汴梁日报》就像是一个低调而隐忍的人,却毫无征兆地便孤注一掷,将积攒了多年的影响力,全部用在了“交子”一事上。

  一直在背后默默经营这份报纸的人,是否早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一天呢?

  赵顼叹了一口气,放下报纸,抬眼望着站在御案对面的宰相王安石。

  ——这回不止是御史台,连在洛阳潜心修史的司马光都从洛阳专门递了奏章入朝,为《汴梁日报》说话,说这份报纸上刊载的“交子”一文,写得深入浅出,对开启民智大有裨益。

  司马光也对年轻的天子强调了,本朝从未有过因言获罪之事,更何况,对报纸刊物这一类的新生事物,本朝从未有过法条规定,什么可以刊载,什么不能刊载。如今封禁《汴梁日报》便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