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1章 全天下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明高义断断续续的叙述里,明远又多了解了一些细节。

  那“史彦方”充作联络人,在这些年里不断与明高义联络,给他一些钱财供他生活,也允许他自由行动。

  但是明高义每每发现,这史彦方总是刻意引导,让他远离明远所在的地方,因此才有了汴京到杭州,再由杭州到广南的反反复复。

  回归京兆府,那更是不可能的。再说明高义本人也耻于回乡。

  这些年里,明高义确实听说了不少关于明远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儿子如今声名鹊起。明高义老怀安慰的同时,但是不能与儿子相认,终究是心中哀伤。

  刚开始时,明高义总是放浪形骸,“一醉解千愁”。后来在杭州,一次他醉后失足落水,是西湖畔一群僧人入水相救,救了他一条性命,胜造七级浮屠。从此明高义又开始混迹杭州西湖畔的各大寺庙,想要在佛法中寻求解脱。

  当然,他并不是真正想要“遁入空门”,只是想要逃避自己的内心。

  因此明高义就算是与佛有缘,最多也只能算是个“点头之交”。他如今只是个在家的居士,还未正式剃度,自然也未有度牒。

  但这个居士的身份,已经足够帮助明远了:

  就在近日,那史彦方来通知,说是明远有难,需要他出面解救。明高义当即匆匆赶来京城,紧赶慢赶,终于赶得及在开封府大堂上现身,也因此顺势解除了明远身上的所有麻烦……

  明高义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就再也停不下来。

  而他也确实十多年不曾在至亲至爱的人面前吐露真实心声了,一时说到伤心处,总是八尺男儿,明高义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明远在旁,默默地烧了水,将手巾重新用热水烫过,绞干了再递到“父亲”手边,又沏了茶,免得这位又是说话有时哭泣的,到头来会脱水。

  至于明高义究竟犯了什么样的过错——他既不是舒氏娘子,也不是明远那原身,没有资格判断。

  但在他看来,明高义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固然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但未必不是个好人——从他二话不说就愿意收养十二娘一事上,可见一斑。

  只是到后来明高义渐渐陷入了虚荣与名利织成的陷阱里,越陷越深。虽然他最终意识到这虚荣的代价是他的人生和他全家的幸福,这时明高义已经失去了太多,无力翻盘。

  当然,明高义可能是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试验方”,因此看似有了“补过”的机会。

  只可惜,明高义并不知道,他膝下的独子,已经早已换上了另个灵魂,而非他自己的至亲至爱。

  想到这里,明远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低声问:“阿爹,当年你决定把身份让给旁人的时候,可曾想过我阿娘是怎样想的……而我,又会作何想?”

  这句话,他是代舒氏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