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六章:从“哲学”到“文学”!_重生1985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可是贺云的黑历史,他哪能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去,所以,他立马就转移话题,跟学生们聊起了华夏古代的志怪小说。

  说起这志怪小说,贺云可是专业的。

  他直接以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开篇,又从《聊斋志异》谈到了《封神演义》与《西游记》

  当然,这两部经典神话名著算不得志怪小说,可这一点也不影响贺云拿这两部神话小说来举例。

  他洋洋洒洒的把出名的志怪小说与冷门的志怪小说都说了一番后,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

  一个是“道”,而另外一个则是“佛”。

  “咱们看历朝历代以来的志怪小说、神话小说,便可发现,大部分的小说都离不开这两个字,由此可见,不管是武侠、仙侠、亦或是早期的志怪小说,都是从这两大宗教延伸出去的,咱们再看历史上的儒家,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便将所谓的仙、神、鬼尽皆排斥在外,自然而然在这些小说之中,就很少提及儒家人物了........”

  贺云并未从文学的角度来谈“仙侠”与“武侠”,而是直接从“道”、“佛”“儒”三家来谈文学。

  说得更直白点,他其实是在从“哲学”的角度来谈文学。

  这不禁让在场的一众“听众”,都感到惊异非凡,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让人不明所以。

  不过,当他们回头来细细琢磨时,却陡然间发现,贺云所说的这一切又是那么的在理。

  而就在此刻,教室后门口,正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吴岩,而另外一个则是王富仁教授。

  刚好他们俩现在都没课,又听闻贺云正在上公共选修课,他们便好奇赶了过来。

  “教授,您觉得贺老师这课讲得怎么样?”吴岩看向了身边站着的王富仁教授,笑着问道。

  对于他的询问,王富仁教授却并未回答他,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讲台上的贺云。

  见此一幕,吴岩似乎明白了什么,接着又道:“我觉得贺老师的角度挺新颖的,也富有趣味,而且最重要的是,说得句句在理。”

  “呵呵......岂止是句句在理,简直就是成一派大家,这小子还真有点东西!难怪能够获得茅盾文学奖,甚至连老刘都不惜把他从湘师大给挖来当老师!”王富仁顿然间一笑,不由得啧啧称赞道。

  作为京都中文系的老教授,他的眼光可比一般人高多了,能够被他这位老教授如此称赞,可见贺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当然,对于这些,贺云自然是不知道的。

  这会,他还站在讲台上与众人“唠嗑”。

  没错!就是唠嗑!

  在他眼中,他的公开选修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朋友”关系。

  大家互相交流,畅谈文学,丝毫没有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

  半个小时后,贺云拿着黑板刷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