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争议(二更)_催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侍郎刘拓的老家,用最短的时间,将刘拓给朕押回京。再派人去衡川郡,给朕了解衡川郡受灾情况。”

  大内侍卫首领垂首应是。

  皇帝沉着脸看着冯程,“衡川郡堤坝被大水冲毁之事,你身为工部尚书,责无旁贷,从今日起,革职查办。”

  冯程不敢给自己求情,“是。”

  皇帝吩咐侍卫摘了冯程的乌纱帽,脱了官袍,将他押解回冯府等待查清论罪。

  冯程被押下去后,皇帝这才召集朝臣议事。

  朝臣们也都被衡川郡大水冲毁堤坝,灾情绵延千里的事儿给震惊了,郑长明的妻族子侄朱炎被喊到了大殿上,让他详细地说衡川郡大水的情况。

  朱炎对衡川郡大水的情况也知之不多,他只是从衡川郡的方向来,路途听说大水冲毁堤坝,将百姓养的房屋都冲塌了,来不及跑的百姓砸死砸伤不少,猪马牛羊都冲走了,水灾很是厉害,再多的,就说不出来了,毕竟,他没有真的从衡川郡路过,是东宫安排的他。

  朝臣们提起当年修筑衡川郡堤坝户部拨出的三百万两银子,一时间议论纷纷。

  皇帝听着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就如何赈灾救灾之事,一时间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脸色十分之差。

  “你们说,如何赈灾,谁能给朕拿出个章程来?”皇帝看着朝臣,觉得闹哄哄,关键时刻,没有一个实用的。

  户部尚书出列,“陛下,老臣觉得,如今尚不知衡川郡的确切情况,实在是没法制定救灾赈灾的章程,还是应该先派人去衡川郡打探一番,才能具体赈灾。”

  皇帝虽然知道他说的有理,但还是道,“衡川郡距离京城千里,派人前去再折回,得耽搁多少工夫?朝堂等得起,百姓等得起吗?”

  户部尚书也知道百姓们等不起,立即说,“陛下立即下旨,让当地开仓放粮吧!”

  提起这个皇帝就怒,“各地的报信折子到如今还没有呈递上来,出了这等灾情,各地报信的折子,不是应该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报朝廷吗?”

  竟然还是依靠从衡川郡回来的人才得到消息,官员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朝臣们无人说话,心里都清楚,每次哪里出现灾情,一级级往上报走程序,到了朝中,少说要半个多,多则一个月,常有的事儿,断然没有十日就能让朝堂收到报信的折子的,除非是巡查使的折子,可以由快马直达天听。

  于是,议事从中午商议到傍晚,还没订下具体的前往衡川郡救灾的人选,皇帝一身疲惫地摆手,说了句明日再议。

  当日晚,萧泽上折子,请求前往衡川郡救灾赈灾,折子写的十分动人,言明为父皇分忧,为百姓尽快能得到救灾,他身为储君,责无旁贷。

  皇帝将萧泽的折子完整地看完了,并没有批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