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三章 变化_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炼制的原材料,都在严密监控之中。

  而且总银行和财政部,会对每一个人都进行财务存档,很多人的收入都是公开透明的,突然拿出一大笔仿造的晶币,很容易被黑衣卫和税务部盯上。

  很多和陆春花一样的农场员工,并不是直接发钱的,而是发工资条,然后拿着存折去银行对账。

  这是所有的官营工厂、农场、供销社都统一采用的方案,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从中克扣。

  至于这工资条上动手脚,一旦被发现,后果就是去婆罗洲开荒,或者直接死刑。

  郑森等人又不需要照顾七大姑八大姨,很多人也没有贪腐的必要,因为这些钱拿了之后,根本花不出去。

  人革联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非常精确的,各地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食、多少需求、多少土地,在郑森等人眼中根本不存在不清不楚的地方。

  比如北芦农场,采用原始的中棉品种,不使用化肥的情况下,根据土地的情况,亩产大概在40~60公斤籽棉。

  使用化肥之后,可以达到80~120公斤。

  5万亩使用了化肥的棉田,应该收获400~600万公斤籽棉。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那肯定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郑森等人可是有量子计算辅助的,再复杂数据在他们面前,也会被分析得清清楚楚。

  想在他们眼皮底下中饱私囊,怕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

  拿到工资条后,陆春花又拿着铅笔,在小本子上写写画画,她在扫盲运动中,学习过简单的汉字和数学,每天工作之后,就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

  虽然错别字一大堆,但在记录数字上,她非常的认真,因为这关系到她的收入。

  摘棉花的工作,是按照基础数量+额外数量计算工资的。

  她仔仔细细的核对了这个月的工作情况,确认没有被会计算错了,她才去休息。

  从颖川逃难到徐州,她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也初步适应在这里的生活,由于是孤身一人,她被安排在农场工作。

  很多被安排在农场的人,都是那些失去亲人的流民,不少人在这里重组了家庭。

  才二十五的陆春花,之前的男人被拉去当壮丁,听说死在了瓦岗军攻打历洛阳城时,二十五的年龄虽然在这个时代是一个老姑娘了,但娶不到媳妇的人,可不会嫌弃老姑娘。

  只是陆春花有些苦恼,因为她之前结婚快十年,并没有生过孩子,这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那些希望传宗接代的人,自然对于陆春花心存疑虑。

  倒是被安排过来管理农场的民兵队长章大狗,对此没有太在意,反而象小蜜蜂一样,整天围绕着陆春花献殷勤,俩人都是孤家寡人,自然没有七大姑八大姨的饶舌。

  第二天一大早。

  请假一天的陆春花,和章大狗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