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民俗_平原农场主王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享受那份团圆的气氛。

  年夜饭尽其所有,倾其所好,大凡人家都少不了饺子和鱼,因“鱼”和“余”谐音,是“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象征。

  南河人过年习惯吃饺子,不仅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好兆头,又因为饺子形状像银元宝,蕴含“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取几粒花生、大枣等包进饺子,若谁吃着了,新年就更有福气。

  明天就是二十三了,二十三,祭灶官,这个是南河多数地方的民俗。

  但是从王振记事开始,他们罗家湾却不是那样说的。

  他们这边的叫法是,二十三,炕锅边。

  可能有人问什么是炕锅边那?

  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河南的一些地方的特色馒头——火烧了!

  南河多数的地方都是以馒头为主食,可是过年的前后时候,多数的时候,都要忙,因此人们都会提前蒸馒头,而且一蒸都是五六笼。

  至于蒸那么多,吃不完,会不会坏,这个更不用担心了。

  南河是属于北方,冬天的天气极为寒冷,所以即使蒸再多的馒头,放在那里十天半个月,也是没有一点事情!

  说起火烧,其实跟馒头的做法差不多,只是多了几道程序罢了。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乡下过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炕上一锅火烧。

  等客人来后,招待客人,自己吃,都是少不了。

  炕火烧和馒头的做法差不多,首先就是要用酵子搅个面头,然后等面头发开后,再添面粉和成硬面,放在气温稍高的地方,等硬面发酵好,(一般都是晚上放在锅里,利用余温来发酵,第二天就好了)。

  硬面发酵好后,把面从面盆里弄到桌面上,用手使劲的把硬面和的更瓷实。

  随后,把面分成均匀的两块,为什么要分成两半那?

  那是因为农村蒸馒头,一般都是两个箅子为一笼,一笼在上,一笼在下。

  把面分开,不但可以更好的和面,还可以更快的完成揉面的过程。

  把面和到一定程度后,蒸馒头的话,就把硬面合成长条状,然后根究需要馒头的大小,来用刀切面。

  蒸长半圆型馒头,直接切就可以,蒸圆馒头的话,还需要切后再和成半圆。

  而如果蒸火烧的话却又麻烦点,虽然跟做馒头不一样,但却跟做花卷一样。

  花卷是馒头的另一种称呼,其实本质都是一样!只不过花卷做出来是咸的,比馒头好吃点,不需要下菜就可以吃。

  把面分开后,然后用擀面杖把硬面擀成大概一厘米厚的圆形面片,随后把早就准备好的葱花均匀的撒在面片上,当然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