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9章 联动(十九)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话说不出来。按照规矩,地头这么讲就意味着接下来要提出给寅一郎上缴多少比例。自己辛辛苦苦收缴的物资怎么肯心甘情愿给别人,地头选择了沉默。

  “放心,我们不要你的东西。”寅一郎耐着性子安抚地头,“我们要求你们不能把劳工挣到的钱都拿走。得给他门留下一部分买商店的货。流入多少钱我们都知道,你那地方来了多少劳工,大宋给了他们多少钱。算一算就算出来了。你们留着那些纸钞没用,你不是想买水泥么,就用那些纸钞到商店买。”

  这个信息量比较大,地头想了好一阵才算勉强想通。他已经按捺不住喜悦,兴奋的试探道:“阁下是说我们可以收那些劳工挣回来的钱,用这些钱买水泥。”

  “不仅是水泥,商店里面有的东西你们都可以买。”寅一郎引导着地头的思路。大宋并不想武力掠夺倭国,逼着倭国向大宋缴纳贡品。在寅一郎看来大宋实在是很奇怪,他们到了任何地方只要求经商与开钱庄。这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投入许多精力去营运。尤其是交易对象并非是贵人而是普通人的时候会更加吃力。然而这是大宋分配给寅一郎的任务,他就得完成。

  地头激动了一阵之后又觉得不安起来,“宋国一定会给那些人钱么?”

  “你应该去那些地方看过吧?”寅一郎问。瞅着地头的表情,寅一郎确定那厮一定去看过了。“那些劳工们有没有拿到东西,是不是安全的回来了,你一定很清楚。既然如此,你为何要怀疑大宋会不会给钱?”

  “他们这次给了,下次会不会不给?”地头并没有单纯的乐观,钓鱼是要给鱼饵的,如果大宋的目的是骗取更多人去大宋劳动呢?

  寅一郎语气中都是嘲讽,“不给的话那就是大宋不需要倭国劳工啦。大宋那么富裕,直接说不要人就好。骗了大家对他们有多大好处么?为了这点东西犯不上。怎么样,你到底准备怎么干。”

  地头想了好一阵,试探着问:“我要按规矩收,三公二民。”

  所谓三公二民的倭国规矩指土地收入分五份,三份由地头收走,两份留给百姓。税率为60%。按照传统这个收费标准不过分,但是寅一郎当即表示反对,“不行,二公三民。如果你们担心人去大宋太多,那些出了劳力的家庭当年税收得变成二公三民。”

  这是大宋那边的人员要求寅一郎必须做到的标准。以前大宋地主收租收一半,借钱年息30%就算是低利率。与倭国比差不多半斤八两的水平。大宋赵官家执政之后农业税降低到30%,大宋贷款利率降到了14%左右。为了能够吸收劳动力,大宋自然要让倭国劳工赚到更多。只有有利可图,倭国劳工才会有热情。更重要的是,只有有利可图,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