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共和(十一)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一例外的都以宋人自居,过上了通过劳动不挨饿的幸福生活。

  外交部在大宋朝廷里面不能算是一个好战的部门,但是赵官家喜欢韩非子,外交部当然不能落后。五蠹中写到,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外交部在各个部会中对这段话的理解无疑是最深刻的。

  郝康沉思起来,却明显感觉自己抓不住这话的重点。这也不能怪郝康,因为杨从容所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许多让编撰《大宋谈判历史录》的大宋人员忍不住垂泪的惨痛教训。很多历史事实让杨从容已经不忍卒读。这种几百年的厚重历史根本不是郝康这样的年轻人靠他自己能积累起来的。

  不过郝康并未因此而谈不下去,他索性直奔主题,“杨部长,不知道我要做了什么才能得到大宋的认同。”

  “建立一个让我们能相信的文明国家。”杨从容答道。赵官家对文明国家从来都很宽容,譬如倭国,大宋就从来没考虑过主动讨伐。甚至收付了四国岛之后也没有要把四国岛从倭国分裂出来变成大宋领土。

  以杨从容在东地中海的经历,别说东罗马帝国这样的千年古国,连伯颜建立的西罗马帝国与郝仁建立的元国这种追求文明的国家都得到了大宋的相助。因为赵官家坚信文明国家必有其存在价值。如果是野蛮的国家,哪怕一时再强大,也必生于不义而死于耻辱。

  “杨部长,我之前已经请求大宋赵官家相助我们建立体系,其实想走的也是建立文明国家的路子。只是此时蒙古危在旦夕,如涸辙之鲋。现在实在是无力从宏大处着手。”

  “这与宏大无关。东罗马国土多少,西罗马国土多少,都谈不上大国。现在两国都遇到严重的国内问题,但是我们大宋依旧相信两国,与他们进行了大量合作。若是蒙古提出同样的请求,不知郝康阁下觉得会令人相信么?”

  “阁下说的应该不是蒙古不遵守约定吧。”郝康神色非常难看。

  “的确不是。因为这两国要做的事情我们很清楚,他们要解决问题的目的与蒙古大大不同。”

  郝康觉得自己已经忍不住怒气了,但是他强忍住怒气说道:“蒙古以前的确与大宋签署协议,然后背弃盟约对大宋动手。可现在的蒙古已经不同,我们是真心愿意与大宋友好。”

  “说我直言,郝康阁下这么讲,就说明阁下的蒙古完全没什么变化。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请郝康阁下好好想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杨从容说完就起身告辞。

  郝康被杨从容的说法气的七窍生烟,他的愤怒中的确一部分是因为感受到个人遭受了羞辱。但是更多部分则是因为杨从容利用优势对郝康开出了凶狠的条件。杨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