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政敌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让他丢官了。”

  “丢官?”一直没参与咒骂的何梦然抬起眼皮看了看曹孝庆,“官家最重功劳,赵嘉仁为官以来立下了多少功劳。特别是鄂州之战,一举截断蒙古于大江两岸。他又没谋反,何来丢官一说。”

  这话还算是中规中矩,也符合事实。然而曹孝庆听了之后怒火更胜,他忍不住怒道:“若不是官家失德,竟然在公里狎宿歌妓,哪里会引来蒙古南下!”

  这话本来就是宋代文官爱用的话,在他们看来,一切问题都可以归于灾难,而引发灾难的则是天人感应。至少程朱理学对这玩意非常热衷。不仅在大宋如此,在北边的蒙古也是如此。

  忽必烈曾经问过金国旧臣李治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昨天为何地震?

  李治答曰:“天裂为阳不足,地震为阴有馀。夫地道,阴也,阴太盛则变常。今之地震,或奸邪在侧,或女谒盛行,或谗慝交至,或刑罚失中,或征伐骤举,五者必有一于此矣。夫天之爱君,如爱其子,故示此以警之。若能辨奸邪,去女谒,屏谗慝,慎刑罚,慎征讨,上当天心,下协人意,则可转咎为休矣。”

  大意就是地震的原因就是上天的警示,让君主能够警惕自身。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在儒家根本没有被继承。

  当然,这些儒生并不在乎这点。可曹孝庆对官家的抨击一出口,旁边就有官员觉得这么讲很不合适。并不是大宋不能抨击官家,而是此时的画舫主人步如烟就是官家狎宿的歌妓之一。众人要骂的是官家,把步如烟给牵扯进来,大家也觉得并非本意。

  步如烟也注意到了酒桌上的这点变化,她微微一笑,站起身给众人斟酒,酒桌上的气氛就这么缓和下来。脸上没有什么变化,步如烟心里面则是不爽的。她可不中二,被人列为能招致灾祸的对象,步如烟当然会不高兴。然而让步如烟更加警惕的是这些人对赵嘉仁的态度,有赵勇的相助,步如烟已经投了二十万贯铜钱在赵嘉仁的海运上,若是赵嘉仁倒了,她问谁要钱去呢?

  倒完酒之后,步如烟就起身离开一下。有她在,那帮官员们就没办法继续说话。而画舫上面是有听音的暗室。步如烟想听听那些人在没外人在场的时候说些什么。等步如烟进了听音间,就听到那些官员们竟然在称赞步如烟知情识趣。怪不得会得到官家的喜爱。

  步如烟觉得这帮男人真的是无聊至极。她和官家之间的关系和上画舫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别无二致,有人付钱,有人提供服务,仅此而已。而官家给的钱最多,步如烟自然得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而已。至于宠爱,讨好什么的,都是没见识的混蛋们瞎猜而已。

  又听了片刻,就听曹孝庆愤愤的说道:“我等马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