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如以前般谈利益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合作自然是最好。就算合作不了,也不至于非要分出个高低上下吧。”

  赵嘉仁讲述着自己的看法,贾似道听了之后是发自内心的连连点头。在大宋集结大量援军并不困难,把援军有效的组织起来却是件难事。赵嘉仁好歹是进士出身的正四品官员,他要求当主帅并不过份。但这么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当主帅,援军必然要出事。那帮军头们可不会向这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低头。到时候内部必然出现激烈的人事斗争。

  若是按照赵嘉仁的建议,组建援军可就容易了许多,也给贾似道减少了太多麻烦。然而贾似道却不得不考虑到一个问题,赵嘉仁这么做的话,就意味着他的部队几乎是要独力承担最沉重的战斗,在战功上却要被其他人大大分走一票。

  “嘉仁不觉得委屈了自己么?”贾似道不解的问道。

  赵嘉仁不想出他信不过其他人的话,所以他就直接向下一个话题迈进,“既然是为国做事,就没什么委屈不委屈好谈。贾公,若是我能成功救援襄阳,我的兵我要带回去,进驻襄阳你得找别人。”

  “好!你只管突入襄阳,别的都不用管。”贾似道果断的回答。

  赵嘉仁继续道:“若是我能成功救援襄阳,大概福建也不能待了。我不想到临安,我想去广南两路。”

  听了这话,贾似道眉头皱起了一个川字。以这样的功劳,连升数级,当个右丞相都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事情。当到执政更是理所应当。然而赵嘉仁居然要去广南两路,这可就完全不正常了。

  在大宋看来,岭南几乎是流放地。那地方汉人少,土人多,瘴疠遍地。莫立下大功之后前往岭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便赵嘉仁在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的差事结束之后到了岭南做广州知州兼广南东路安抚使,都会被认为是一种贬斥。

  贾似道知道赵嘉仁不是个爱开玩笑的人,既然他提出来,就一定是深思熟虑过后的事情。所以贾似道本想答应,却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何要去岭南?”

  赵嘉仁知道贾似道是不好欺骗的,他索性实话实:“航海行会若是想做大,就必须依托两广,建设两广。此时交给别人去做,已经是难为别人。而且到岭南的官员心里面谁没有些怨怼,若是他们把气撒到航海行会上,我可吃不消。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在岭南亲力亲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听了赵嘉仁的解释,贾似道也觉得能够理解。航海行会乃是赵嘉仁赚钱的大头,此事不仅贾似道清楚,临安朝廷里面也颇多人知道此事。既然朝廷给不了什么拿得出手的赏赐,就得给政策。

  “我现在就可答应。不管成或不成,我都会让嘉仁去广南东路。这个官职么……”贾似道沉思片刻,就已经想好,一串官名脱口而出,“广南东西路安抚制置大使知广州、两广沿海制置使。提点棉务。”

  “还有云南招讨使。”赵嘉仁补充了一个贾似道没想到的职务。

  这下贾似道大惊,他没想到赵嘉仁不仅要在广南东路做生意,甚至也考虑到与蒙古打仗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