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蒙古与大宋的初次和议(三)_363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是有些类似宋神宗废除的明经科。即便进士科的进士看不起明经科,明经科的进士也是进士。

  宋公明当然能看出熊裳的表情,不过李庭芝这样的客气,他也觉得不至于要发作。但是心中有气,宋公明冷冷笑道:“那些蒙古人大概不看我大宋的报纸的。”

  这话倒也有趣,不少官员们都笑起来。李庭芝笑道:“他们即便看了,大概也觉得我们在说瞎话吧。”

  笑声中,众人又敬了第二轮酒。等气氛融洽了一些,又有官员问道:“宋兄弟,我们知道赵太尉绝不会割地、称臣、纳贡。可若这样,赵太尉蒙古人又有什么好谈的。”

  “议和又不是非得割地、称臣、纳贡。蒙古人若是想议和,就得让我们也能答应才行。至于蒙古人想说什么,我们怎么能管得住。”宋公明说着常识,官员们虽然心中还有疑惑,却也微微点头。

  “若是蒙古人坚持他们的想法呢?”李庭芝问。

  “当年李知州守扬州,蒙古人还坚持着想攻克扬州,最后还是夹着尾巴逃跑了。赵太尉有句话说得好,战场上能守住的东西,就不会在议和的时候丢掉。若非如此,议和又有什么用。”宋公明笑道。

  “说的好!”不管是真心或者假意,李庭芝喝了声彩,其他官员也跟着叫好。而宋公明也有些受不了这种虚假的气氛。他端起酒杯来引发了第三论敬酒。俗话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此时该上的菜都上了,酒也喝的差不多。礼数到了之后,宋公明起身告辞。李庭芝等人看宋公明离开的态度非常坚定,也只能让他先走。

  等宋公明立刻,熊裳愤愤的说道:“此人真的是一朝得志。看他那个狂劲!”

  进士出身的官员们都知道熊裳的狂劲,见到这家伙居然说别人狂,心里好笑之余也觉得能理解。越是狂人,越不能见得别人在他面前狂。而且大家的确不喜欢宋公明这么一个年轻后生就身负重任的现状。

  李庭芝是大宋进士中少见的与蒙古坚持作战的类型,另一个代表人物则是赵嘉仁赵太尉。所以他觉得自己就有了号召力,听了宋公明方才所讲,李庭芝迟疑的说道:“看来赵太尉是真心要和蒙古议和了。”

  “那以后岂不是就不打仗了么。”进士们立刻做出了他们所期待的判断。

  即便是勇敢的投入了战争,李庭芝也通过现实认识到战争的恐怖。如果能够不打仗,他还是希望不再投身战场。没等他说话,就听熊裳说道:“若是蒙古人没达成所想,他们只怕又要提送回官家与太后的说法吧。”

  这话让进士们心中都是一震,熊裳虽然比较狂,却也属于恃才自傲的类型。至少他这话准确的指出蒙古人的心态,被他们掳走的官家以及太后不过是蒙古人手中的筹码。而熊裳无视同僚们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