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初次和议达成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

  除去这些内容之外,双方在艰难的部分就非常延迟。蒙古要求在河南恢复战前的划界,大宋要求蒙古退出襄阳,恢复在宋理宗时代的四川划界。和宋国不能答应河南的划界一样,蒙古也不会答应把这些都给吐出来。

  就在窦默以为谈不出什么结果的时候,宋公明提出了以前没有触及过的新建议。“我觉得不如这样,现在双方没有能达成协议的土地,我们就暂时停战。这个和议每三年重议一次,若是你们不服,三年后我们两边开打么。”

  窦默的第一反应就是‘宋公明在开玩笑’!还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玩笑,哪里有签署和议的时候就讲明觉得不服,三年后开战?可窦默板着脸思考了一阵,又发现这做法竟然很有道理。正因为这个和议只签署三年,这种短暂的和平反倒令人印象深刻起来。若是上来就讲我们要建立万世的和平,和平给人的感觉就非常非常的单薄,或者说这个过于漫长的期限令人感觉和平毫无意义。

  这下窦默就忍不住有些动了心思,其他也知道,大汗忽必烈与宋国开战也不过是迟早而已。所以和平也可以为战争做准备。但是这个决断太重大,窦默也不敢太确定,他就派人快速赶回大都请求大汗忽必烈的意见。

  就在蒙古使者离开后的第二天,大宋杨太后给赵嘉仁的正式信件送到了在松江府的赵嘉仁手里。杨太后之前对于交出皇城守卫大权的要求犹疑不决,那时候杨太后即便知道自己这300根本谈不上绝对忠诚的御林军根本防卫不了皇城,但她还是不肯放弃。

  或者说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无力控制,所以才更不想放弃对皇城的控制。到了现在,杨太后发现赵嘉仁手里握着更有效的牌面。如果蒙古人放了被俘虏的官家与太后,赵嘉仁就可以废掉现在杨太后的儿子,让之前的官家继续从政。想到这种可能,杨太后心中都会生出火烧火燎的感觉。

  之前赵嘉仁已经用朝廷的名义废除了之前官家的地位,作为官家母亲的全太后自然也没有了所谓的太后身份。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理念早已经成为赵嘉仁的一部分,对于卖国贼,不管是什么身份,那都是天下人皆可得而诛之。即便到了21世纪,很多人还是认为叛国者最好只有唯一死刑的裁决。即便局面发展到现在,赵嘉仁也没有利用这些投降份子为自己谋利益的打算。

  不过杨太后如此慌张的决定临朝,赵嘉仁并不反对。他当即回信,要求在守备临安的部队接管皇城,在赵嘉仁回到临安之后就让杨太后临朝。除了给杨太后的信件,赵嘉仁还给了部队命令,要他们准备对皇城内的大量建筑推倒重建。

  历朝历代都有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皇族的生育能力越来越低。身为医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