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不情愿的和平(四)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金,这位年轻人自年幼之时就与众多蒙古宗室一起拜在汉臣的老师门下。太子对于儒家格外的青睐,虽然身为蒙古人,却可以认为是个儒生。廉希宪等人好多次都听真金太子表示,等他执政之后,大元只需要两个宗教,一个是儒教,一个是佛教。忽必烈大汗是个用儒教的人,是儒教教宗。真金太子乃是儒生,儒臣对两人的态度可想而知。

  见说服了廉希宪,郝仁立刻前往他老师郝经那里。郝经乃是个制度派,虽然也用理学那种神神鬼鬼的玩意搞政治,他本人对于世界末日非常反感。听自己的弟子讲述想要收拾这帮渣渣的看法,郝仁登时就表示支持。

  之后的几天里面,郝仁继续串联。尝试建立起一个以太子为核心的镇压邪教联盟。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大元至元元年八月初八。也就是大宋共和四年八月初八,此时大宋赵嘉仁已经领兵抵达洛阳城下。

  对于洛阳,赵嘉仁的印象就是洛阳水席与牛肉汤。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抵御干燥寒冷。赵嘉仁对洛阳水席评价不高,对于牛肉汤评价极高。的确是在别的地方从没喝过的美味。

  抬头看洛阳城,赵嘉仁只觉得这个城池好小的感觉。没等仔细看,就有人喊道:“敌袭!敌袭!”

  扭头看去,就见远处的天空中升腾起敌袭的信号烟火,那应该是警戒骑兵们放出来的。此时宋军还没能完全在洛阳城下集结,因为洛阳是个盆地,黄河从盆地中经过。部队没办法数路行军,就呈现一字长蛇阵。想来蒙古军也没有所在城内被动挨打,而是事先埋伏,对宋军实施奇袭。

  宋军早就做了发生这种事情的预案,烟火一起,马上就有火枪部队甩下背包,迎着敌人方向前去,在适合防御的场所列成阵线。

  远远看着火枪兵们的利落应对,赵嘉仁觉得心中很爽。自打能高炉炼生铁,用搅拌炉炼熟铁和钢的技术就成了前沿技术。炼钢需要更高温度,这牵扯到材料学问题。而除去生铁中的炭就不用这种高温,熟铁技术率先得到突破。

  现在的火枪兵装备的火枪枪管就是熟铁打造,先用熟铁片卷成内筒,焊接后用铁片在外面缠绕,就可以制成一根枪管。这根枪管再用水力镗床进行内孔加工。加工完毕的枪管内径均匀,韧性与坚固度都极强。枪管后面装上火帽激发装置,装到枪托上之后,一支火帽激发的前装滑膛枪主要部分就完成了。

  这种火帽滑膛枪的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