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发船的机会?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掘。不仅是闽江江畔,福州港口旁更是忙的热火朝天。

  福州知州徐远志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工地,如果计划能够顺利执行,这里将树立起一座二十丈高的灯塔。白天用烟,晚上点火。至少赵嘉仁向徐志远保证,配合闽江沿岸三座十丈高的灯塔,以及闽江出口外岛上琅岐镇上的两座二十丈高的灯塔,船只在晚上挂上灯就可以很轻松的进出闽江。

  目光越过工地,落在了码头里面的船。徐远志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赵嘉仁的船混在其中。和别家的船不同,赵家船的船身未必就比别家的船大,只是的桅杆高过其他船只。船上的桅杆上绳索密布如蜘蛛网,这是赵家船只的明显不同。此时就见赵家的船上升起了帆,船只轻快的驶出港口,顺着闽江向东驶去。

  事情果然能如同赵嘉仁所想么?徐远志下意识的紧绷着嘴唇,心里面很是怀疑。只是不认同又能如何,徐远志看不出反对能带来什么好处,他也只能选择不对抗。

  梅雨季节结束,意味着福州活跃的活跃期。从六月到九月,南风会带来大量由南向北的船只。等到九月北风一起,大量的船只携带大量货物南下。福州就会进入安逸舒缓的冬天。

  确定赵嘉仁不是空口白话,而是真的开始动工修建灯塔。在城内视察一番的徐远志就回他的衙门去了。想完全摆脱赵嘉仁并不容易,抓到的那些海盗关在牢里,需要抓紧审判。为了赶上秋后问斩,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又过了半个月,四十几名海盗终于审完。按照大宋律,当海盗已经是重罪,袭击并且试图杀害朝廷命官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海盗统统被判处死刑。不过一次性勾决如此之多的海盗需要大理寺同意才行。把厚厚的文书送去临安,靠陆路貌似不是太合适。徐远志灵机一动,把赵嘉仁请来。

  听说要让自己的船送公文去临安,赵嘉仁很爽快的就同意了。他的船是海船,不适合进运河,船只的目的地是庆元府。正好可以将自己的书信送给大哥赵嘉信。大哥前一段来的信里面已经讲到他种了三十亩棉花,此次还顺道可以派人看看棉花收成。

  事情答应下来之后,赵嘉仁却觉得有些问题。他一直靠自己的力量办事,赵勇是赵嘉仁的心腹,除此之外大概就没有别人能让赵嘉仁放心使用。他也需要扩大自己的得力手下规模。想到这个问题,赵嘉仁回家去见自己的母亲。

  赵夫人瞅见儿子兴冲冲的进来,她开口就问道:“你可是要乘船出门?”

  见母亲神色严厉,赵嘉仁连忙解释道:“没有要出门。我只是想起娘讲过,陈家有人想寻些差事。我现在需要人办事,只要不是那位县令表哥的模样,就可以。”

  听儿子提起自己的外甥,赵夫人回想起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