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强龙与地头蛇(七)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

  “竟然要如此。”丁飞有些感叹。他从小就跟着老爹在福州城居住,真的没干过农活。

  “却还得谢谢官家,谢谢诸位。”文璋换了方向。

  其他官员都看向赵嘉仁,这次他们虽然愿意支持文璋,能真正帮上忙完全靠赵嘉仁立刻下令前来江宁的命令。在这个角度上,文璋抓住了关键。

  赵嘉仁笑道:“以后肯定有人要鸡蛋里挑骨头,诸位,我从来不认为任何事情能做到完美无缺。改进是一码事,砸锅又是另外一码事。我期待诸位能够站稳立场。今天就不用再提这件事,我很喜欢杭州,杭州本身的交通并不方便。江宁作为行都之事也可以考虑一下。”

  朝廷里已经有了迁都的谣传,听了赵嘉仁的话,众人觉得这谣传显得有点道理了。丁飞问道:“若是江宁真的不错,为何高宗时候没有定都江宁。”

  “因为距离战场太近。”文璋接过话头,“当年金军步步紧逼,江宁有长江之利,也会因为水路受到金军攻击。不久前蒙古也是沿着长江东进,打下杭州。官家文治武功,收复大宋旧地,恢复汉家江山。当下再无敌人能以水军威胁大宋,江宁只享受长江之利。”

  “若是有水灾,那又该如何。”梅右乾问道。

  文璋忍不住想翻翻眼,他有些怀疑梅右乾到底是支持自己,还是装作支持自己。只是梅右乾能够坐到这里,就证明赵嘉仁对梅右乾颇为信赖。文璋只能应道:“秦淮河拓宽完成之后,淹水的事情就少很多。”

  见有人要较真,赵嘉仁再次开口,“大家也不要太在意行都的事情,迁都第一件事就是要大兴土木,国家安定没多久,这件事情并不是当务之急。”

  梅右乾闭上了嘴,不再吭声。

  “长江的事情并非只是江宁一家。那是整个水土保持的问题。”赵嘉仁又说了一句。他并不认为环境保护能短期立竿见影,新中国水土保持也是几十年持续不断改善,不能指望一天两天解决问题。

  既然有支持文璋的人,那就有反对文璋的人。陆秀夫觉得自己已经不算是特别反对文璋的人,和一众坚定反对者坐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很快就激发了同仇敌忾的感觉。

  “文璋对百姓太狠,简直是不许大家活下去。”

  “那些农业部的人全是文璋的同党。他们害怕文天祥,真的是毫无风骨。”

  “大家的土地都是拿钱买来的,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农业部通过那法令,目的就是要变相敛财。其实只需要收好人头税,朝廷的税收也就够了。”

  ……

  陆秀夫没有发言,因为他心中的不满已经有人说了出来。就陆秀夫来看,赵嘉仁宣布永远不收人头税,本就是要柿子捡软的捏。赵嘉仁学习‘秦汉第一帝国’,十几年如一日的建设,初步完成遍布各地的测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