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_小农民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数的家长们看到了李凡的第一首古诗《山村咏怀》,韩忠、白易、柳元等人自然也看到了。

  看到之后,自然同样是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一阵感慨之后又去看第二首诗,诗名叫做《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是李凡前世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的原诗名是《画》,李凡将其改为了《远看山有色》。

  因为,这样一改之后,大家在第一次看到此诗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描绘的是“画”,只会觉得这几句诗分明就违反了自然规律,诗人怎么能这样描述呢?

  这不是误人子弟嘛。

  而后仔细一品味,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诗描绘的并不是自然,而是画。

  描绘的是画,那就趣味无穷了。

  如果诗名一开始就点明了是“画”,读者们在知道描绘的是“画”的前提下,去读这首诗的话,就会没有那种仔细品味后,恍然大悟的惊喜感觉。

  所以,李凡将诗名换了。

  另外,这一换,对于学习这首诗的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其它诸多的好处,李凡相信老师和家长们都能够发现。

  这一换,效果果然非常的好,即便是韩忠、白易、柳元三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韩忠读完第一遍之后,眉头不禁轻轻皱了一下,颇有些不理解的说道:“这第二首小诗看起来同样颇有韵味,但明显违背自然规律啊。尤其是最后两句,春天去了,花为什么还在?人靠近了,鸟儿为什么不会受惊?”

  白易、柳元二人也同样有些不太理解。

  当然,如果你硬要说,春天去了,花为什么还在?因为那些花也可以在夏、秋或者冬季开放。人靠近了,鸟儿什么不会受惊?因为那是死鸟。

  你硬要这样说,那也没办法。但这明显不是脑筋急转弯,不应该这样强词夺理。

  那么,李凡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首小诗?

  韩忠眉头轻皱,抬头无意之中看到了,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壁画,之后突然之间恍然大悟,哈哈一笑,说道:“原来如此!好个李老弟,竟然把我们都坑了。不过,坑得妙啊!妙啊!”

  韩忠这样一说之后,白易、柳元二人也同时反应过来,同时欣喜的说道:“原来如此!”

  的确相当的妙,简简单单几句,看似违反自然规律,则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当孩子们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诗人什么要这样写?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

  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一首韵味十足的诗,在发现答案的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诗的乐趣。

  另外还能锻炼积极思考的能力,在找到答案之后,还会有一种收获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