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黑驴蹄子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是比较蔫儿,而且脸上挂着憨笑;但他也在打量余耀,眼神之中,不经意间还是露出了一丝狡狯。

  老周给相互介绍了一下,不过对于双方都很含糊,介绍张玉堂的时候说是老张,介绍余耀的时候连姓都没有,说是“我朋友,不爱抛头露面”。

  张玉堂似乎完全接受,无任何异样。

  服务员上了茶,老周顺口交代了一下,说有重要的事儿谈,不用再进来了。

  “老张,货主什么时候来?”老周抿了一口茶。

  “噢,他这几天特别忙,就不过来了!我给他写了条子,押了身份证,东西全权委托给我了!”

  老周点点头,心下却道,原来没有搭档啊,吃独食。

  余耀点了一支烟,面无表情地说道,“那就先看东西吧!”

  “好。周老师说得是,真是个痛快人呀!”张玉堂笑了笑,打开了提包,拿出了一个正方形的小锦盒。

  把锦盒放到茶桌一侧之后,他还又从提包里拿出一副一次性手套,“货主说这是明代的犀角杯,容易掉色,还是戴上手套吧。”

  他说得没错。从明代开始,犀角杯很多是加了染色工艺的,是为了鲜亮好看,多用天然植物染料。当时可能不会掉色,但是传到今天,很多都是会掉色的。当然,也有不染的。

  余耀点头,不多话,灭烟戴手套,打开了锦盒,直接拿起这件犀角杯看了起来。

  杯体呈红褐色,确实微有掉色。

  造型很简单,就是一件短直筒杯。只是口比腰略大,口内微微有个弧度。平底。

  一般来说,整支犀角会做成爵式杯,阔口束腰小底。而类似此形制的小杯,多是截取一段。

  虽然这杯子造型简单,体量不大,但是外壁的雕刻却很出彩。

  杯口外和足部,都浅雕了卷云纹,杯身则是浅浮雕满工。有山有林,溪边茅屋,茅屋之前,有小桥过溪,空地上,则有一方石台,有两人石台上对弈。

  在一处山石下方的空白处,刻有方印:蒋烈卿制。

  客观来说,这杯子的雕工真不弱,虽说肯定比不了蒋烈卿的真品,但刀法和韵味还是到位的。

  但余耀不用再去研究雕工,已然判断出这是一件假货!

  因为做这杯子的材料,根本就不是犀角!

  而是黑驴蹄子。

  这黑驴蹄子,除了传说中能克制“大粽子”、应对古墓凶险,还是仿制犀角的最佳原材料。

  鉴定犀角,有一个关键的要点,就是鱼子纹。犀角竖看纹路,是一条条的竹丝纹;但从横截面来看,纤维的顶头密密麻麻,如同鱼卵,所以被称为鱼子纹。

  鱼子纹这个特征,牛角羊角都没有,反而是马蹄驴蹄有。黑驴蹄子,或者说算是黑驴“指甲”,除了鱼子纹,颜色和质地也更为接近。

  当然,黑驴蹄子和犀角,毕竟不是一样东西,区别还是有的。驴蹄子的鱼子纹有点儿凹陷,犀角则是突出;驴蹄子摩擦后有一股子腥臊味儿,而犀角却是独有的清香。

  所以,想用黑驴蹄子高仿犀角,得用特制的药水浸泡处理。处理之后,腥臊味没了,纤维头也能膨胀,鱼子纹便会突出一些,更为逼真。

  如何调制药水,估计各家有各家的方子,余耀当然不知道。但是这一件,水平无疑是极高的,不仅没有腥臊味,鱼子纹特征鲜明,也有点儿淡淡香气。

  而且制杯工艺、浮雕刀工,都属上乘,又经过了古法染色、细致做旧、包浆处理等等一系列工序,迷惑性极强。

  这是一件高仿精品!也不知道张玉堂从哪里弄来的,想必成本也不会低。

  只是可惜,它碰上了余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