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崇祯官窑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启、崇祯两朝,到清代的顺治一朝,这个阶段被称为瓷器的过渡期,都是官窑低迷,民窑繁盛。

  但崇祯官窑并不是没有,从少量流传至今的来看,基本都是青花瓷,也都很精美。

  还有一点,崇祯青花,研究的人也很少。

  早二三十年,甚至有人闹过笑话。因为崇祯官窑青花难见年号款儿,多是干支款儿;看到一件崇祯青花,觉得风格不似之前的嘉靖万历青花,便直接给推到康熙青花上了!

  比如这件笔筒,上面的干支款儿是“庚午”,如果是崇祯朝,符合的年份是1630年,六十年甲子一轮回,顺推到六十年后的1690年,那就是康熙朝了。

  康熙一朝,瓷器官窑民窑皆精,风格也有点儿接近,所以就出过把崇祯官窑当成了康熙民窑的笑话,还不止一起。

  所以,老周认不出,那也很正常。

  但是余耀,就不可能认不出了。

  这不仅是一件崇祯官窑青花笔筒,而且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刚才,邹宁说起元青花,余耀说青料不对,因为元青花多用进口的苏麻离青,但是这件笔筒上的青料,用的是石子青。

  石子青是国产青料,而且算不上什么顶级好料。发色不好控制,常常比较黯淡,而且容易过度晕散,聚色处还多会产生黑褐色斑点。

  但这一件,发色青翠,画片明晰,胎骨也很薄,整体精美雅致。

  余耀点头,“崇祯青花瓷器,带有人物故事画片的不少。这一件还是历史大事,价值更高。”

  邹宁不懂这个,只是在一边静静听着。

  而老周则道,“明末话本小说繁荣,版画也很发达,民窑瓷器上出现不少人物故事画片,可以理解。可是,官窑不比民窑,多是宫廷所用之物。特别是这成吉思汗,是前朝君王,怎么会出现在后朝的官窑瓷器上呢?”

  余耀看了看邹宁,才对老周说道,“你是来谈买卖的,又不是来研究历史的。”

  “哎?小余老板如果知道,就说说呗。我这一听,还挺感兴趣的。”邹宁立即笑着接口。

  老周却摆摆手,“你不感兴趣也得说说啊,这不是研究历史,是个问题啊。要是解释不通,肯定有人怀疑不真。”

  余耀心道,这老周和邹宁还都挺能沉住气。赚钱这事儿,有时候确实不能太急,也得讲究点儿。

  “龙马相会”的历史意义,的确是很重大的。当时,丘处机已经年过七旬,但是为了黎民百姓,不辞万里,沿着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跋涉多年,才见了这一面。

  他要干什么呢?劝说成吉思汗“行善止杀,敬天爱民”。根据《元史》的记载,成吉思汗对此“依仙命勤而行之”。

  “崇祯当了十七年皇帝,正逢乱世,中原有闯王之乱,关外有后金烽火,民不聊生,杀戮不断。丘处机见成吉思汗,号称‘一言止杀’!止杀,难道不也是崇祯向往的么?”余耀缓缓说道。

  老周一拍脑门,“对啊!官窑弄这么个笔筒,其实是一种政治诉求和社会向往啊。我真是服了你了!”

  邹宁笑道,“得,卖个笔筒,还上了一堂历史课。”

  老周立马对邹宁说道,“邹所,你这个笔筒不得了!我看,市价能到两百万以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