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5章 雪巴珠,暗暗相助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巴珠,是因为它是雪巴族人制作的。雪巴族,也叫夏尔巴族,主要是从十七世纪到清代中后期制作这种珠子,最开始是仿制阿卡珊瑚红,后来也有黄色和少量其他颜色,最多见的还是这种红色。

  清代中后期,雪巴珠的制作方式失传了。

  雪巴族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民族,分布也有点儿散,主要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一代,华夏有,尼泊尔有。在华夏也并未被单独列出,一般被认为是藏族分支。

  雪巴人制作雪巴珠,最开始是可以当做货币用的,可以用来交换物品,后来配饰的作用才逐渐强化。

  现在公认的雪巴珠,得是1900年以前的。不过,雪巴珠因为美丽诱人,清末到民国期间,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所以从民国到现在,也出现了大量的仿品。

  雪巴珠的形制,以藏式鼓珠桶珠为主,不过有大有小。这一串里的雪巴珠,大小算是中等,若是清代的真品,一颗怎么也得一千块。

  而这一串,四十二颗珠子大小均匀,色感质感统一,又凑成了佛教中的“四十二阶位”,是要翻一个跟头的。

  标价也基本是这么来的,八万。算是偏低一点儿,还相当于送了一颗老牙佛头和老松石背云。

  这串雪巴珠从价位上看,比起青花笔筒来,分量是差不少,但也的确不好凑得这么齐整,单就雪巴珠来说,那就算是挺有分量的一串了。

  不过,这只是针对真品来说的。

  余耀看过之后,却认定,这是一串仿品!

  而且,并不是民国时期的高仿,是一串现代高仿。说是工艺品,更为合适。

  雪巴珠的配方和制作方式虽然失传了,但这也难不倒后人,利用已有的老雪巴珠,采用新型材料,研究烧制方法,制出色感质感类似的珠子,是可以做到的。

  不是古方,不是古法,只要外观一样。

  关键是制成之后的做旧和包浆。

  琉璃类的磕碰、磨损、包浆,和玉器不同,而且雪巴珠不是一般的琉璃,形成包浆之后,有一种特殊的“发面”感。

  这不太容易解释,如果见过刚出锅的馒头表皮,类似那种感觉,不过得再多点儿亮度和油腻度,

  既然是高仿,当然不是这么容易看出来的。余耀看出来,别人未必。

  比如男人婆。

  她此时站在余耀正对面,好似很有兴趣,低头不断审视。雪巴珠,红的似火,黄的明快,收藏者中,确实有一批女性拥趸。

  余耀本不想多事,但想起待会儿还想问问葫芦地球仪小罐的事儿,犹豫了一下,还是捏着鼻子不轻不重地咳嗽了两声。

  男人婆闻声抬头,余耀眼神波动,给了个否定的意思。

  男人婆的眼中划过一丝疑惑,随即又带出一丝鄙薄。

  余耀淡然一笑,心说我也就能帮你到这儿了。而这两件东西,既然余耀都不打算出手,便也就此离开了桌边,转而走到杨锐斜后方,等他拿下那件笔筒了。

  男人婆露出鄙薄的意思,本是怀疑余耀不让她出手,自己趁机抢下;结果,余耀居然接着就撤了,她的这个念头也就此没了。

  同时,杨锐和她打招呼之后,她也观察了两人几眼,好像这个杨锐对此人很敬重,想来是有几分眼力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