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0章 放漏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屏转化来的。砚屏摆在书桌上,主要功能是挡住砚台,防止磨好的墨汁被开门关门的小风吹着,这样容易干;当然,也有装饰功能。

  砚屏一般不大,后来演化出了插屏,变大了一些,成了摆在桌上的纯装饰的东西。

  一般来说,插屏的屏芯,就是这块插屏放纸画的地方,是可以活动的,能够拆装更换;比如一年四季,弄四块屏芯,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这么一倒,别有意趣。

  但是,屏芯没有用绢或者纸为底的书画作品来安插的。书画作品都是装裱挂墙上,而且不硬实。插屏的屏芯,往往是什么玉石,大理石,或者螺钿镶嵌、美材雕刻类的东西。

  所以,只一眼,这就是一件拼凑的东西。

  余耀再多看几眼,更加确定了,这紫檀的插屏架子,是清末的;而作为屏芯的纸画,却大致是明末清初的。

  而且这纸墨本身是明末清初的,装裱却是新的,虽然用了老绫子。用作屏芯,也不用装轴头,就是以裱底为衬,四边又固定了薄薄的木片,就这么当成屏芯放到了插屏里。

  所以,这插屏虽然这么一弄,“完整”了,也不算难看,但却显得有些怪异。

  最关键的是充当屏芯的纸画,别看是明末清初的纸墨,但这幅纸画的“毛病”却不少。

  第一,这纸,是竹纸,虽然是加厚的,但竹纸总有些半透明的感觉,作画效果没法儿和宣纸相比。

  第二,画心是一个扇面,而且看着比一般的扇面更窄更长,比例有点儿失调。

  第三,扇面上画的,是一条奔流的大河,周围高山密林,伴着一轮旭日。笔法感觉没什么功力,有点儿普通不说,用墨的浓淡似乎也全无章法,时浓时淡,而且有不少地方还带着类似“重影”的效果。

  第四,画上没有题词落款,没有钤印标记。本就看不出什么高明之处,又没有这些,那就不可能知道是谁画的。

  杨锐这时候撇了撇嘴,心里已经暗骂开了:这特么算什么放漏儿?弄了一幅无名氏的画作,配了个半老不新的紫檀插屏框子,就这么强行拼凑到了一起。

  而余耀,此时一边看,一边暗想,这可能是老板得了个插屏,但是没有屏芯了,又得了这么一幅画,装裱后聊做屏芯;“废物”利用,两两结合,也算是一种包装,万一有人喜欢,就能多赚点儿。

  这一屏一画,单卖都是卖不上好价儿的。插屏没了屏芯,又是清末的,也只能卖个紫檀框子钱了,虽然这么大块带工的老料,也能值个五万六万的,可比起带了原屏芯的完整品,还是会差不少。

  这幅画,若是看不明白,也就是能靠着年份值两个钱儿,主要还是老竹纸的钱,但几千块也未见得好出手。

  而这件插屏,标价八万。

  老板和掌眼老头儿肯定是没看明白了,被抽中的十个人中,也是有九个没看明白,从他们的表情和松弛的状态也能看出来。放漏?说得真好听啊!

  唯一看明白的,就只有余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