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0章 漏儿不是这么捡的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章看着是个漏儿,他却认定是个假漏儿!实际上他不懂,这就是个漏儿!”

  “你这绕来绕去的,我更糊涂了!”濮杰皱眉道,“乾隆真有过‘德日新’的闲章?”

  “不仅有,而且被收进了《乾隆宝薮(sou)》里,不仅被收进了《乾隆宝薮》里,而且是佚失的乾隆玺印之一。料想摊主应该查过。”

  余耀看着濮杰着急上火的样儿,便又详细给他解释了一下。

  在清代,各朝皇帝的玺印都有印谱,被称为《宝薮》;《乾隆宝薮》就是乾隆皇帝的印谱,这里面收了一千零几十方乾隆皇帝的印玺。

  同时,根据乾隆在各种御题、书画书籍、收藏玩赏中的印迹,另外还有七百多方印玺没有收入到《乾隆宝薮》,但也被记录到了各种档案典籍中。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一生用过的玺印,有一千八百方左右,堪称华夏的皇帝玺印之最。

  乾隆也是个“盖章狂魔”,不说别的,就说清宫典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只要是他看得上眼的,必定见缝插针啪啪啪地盖。

  这一千八百方玺印,目前故宫和各大博物馆收藏了大部分,但还是有几百方佚失不明。

  这些年来,陆续有一部分佚失的玺印出现,有的拍出了天价,也有捡漏的神话。

  比如南红玛瑙朱雀钮“丛云”闲章,《乾隆宝薮》里就有记录,也在很多书画作品上用过,结果在一场拍卖中,被一个买家一万八拍下了!这个买家拿着上了另一场拍卖会,倒手就拍出了三百八十万!

  导致这种情况的,固然有其他人疏漏的原因,但乾隆的玺印太多,小型闲章确实不太容易引人注意。而且《乾隆宝薮》中,只有印文,并没有玺印本身材质和形制的描述。

  这里面,有一部分能从其他档案典籍中查到玺印的材质和形制,但也有一部分,今天已经查不到了。特别是那些从清宫流出,佚失在民间的。

  余耀买下的碧玺印章,椭圆形,阳文“德日新”,这在《乾隆宝薮》里有明确记录,而且大小也基本一致。

  最关键的是,这枚椭圆形阳文“德日新”闲章,是流出清宫的几百方玺印之一。

  “德日新”是乾隆很喜欢的印文,除了有椭圆形阳文闲章,还有带龙纹的阳文闲章、阴文闲章等,一共好几枚。

  但是,这枚椭圆形阳文“德日新”闲章,曾经被作为一组乾隆玺印中的一枚亮过相了,几年前在一场大型拍卖会中上拍过。

  这一组乾隆玺印,都是黄水晶的,除了“德日新”,还有“所宝惟贤”、“乾隆御笔”。是一位法国收藏家的旧藏,当时拍出了一千两百多万。

  手头没有东西,怕是没几个人去强记《乾隆宝薮》,或者核对每次拍卖会上玺印的印文。但手头有了东西,就可能去查去对。这摊主应该是没闲着。

  所以,这一枚碧玺“德日新”闲章,摊主便认为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万一有人一知半解,在摊子上看了之后觉得是真的呢?摊主动的就是这个心思,故意摆在普通的玛瑙翡翠中,当成一个“漏儿”来卖!

  “那他为什么不要更高价儿?不多说,如果真怀疑是乾隆皇帝闲章,十万八万也是漏儿吧?”濮杰虽然还没明白为什么余耀识破了也要买,但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了,插嘴问道。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