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2章 四大高手会“观音”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的,你吃你的,我们先看看。”余耀应了一句。

  不怪他们都盯上了这东西,因为这是一件珐琅彩观音瓶。

  观音瓶,是清三代康雍乾时期流行的器型,一般是侈口、短颈、丰肩,肩下到足部的弧线先收后撇,瓶体修长,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和观音菩萨的净瓶相似。

  观音瓶,有人也叫观音尊。在瓷器中,有些瓶和尊不太容易区分;但是,在行家眼中,那是既有观音瓶,也有观音尊。简单说,瓶口小、尊口大,瓶口要明显比瓶腹小;而尊口和尊腹则差不多,不少尊口大于尊腹。

  这一件观音瓶,瓶口小,器型也不大。

  划重点,吸引人的不在于观音瓶,而在于珐琅彩。

  关于珐琅彩,就不需要赘述了。要是一般玩意儿,也不会吸引余耀,更不会吸引他们三个本不以瓷器见长的。

  实际上,现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很容易见到带着清三代官窑款儿的珐琅彩,但凡有点儿瓷器常识的,都不会细看,因为不相信是真的。而且,大部分仿得确实也不到位。

  但是这一件,最起码扫几眼扫不出毛病来。

  既然这样,那就值得细看。

  画片是仕女教子图,假山桂树,树下石桌边仕女孩童;还有题诗: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上下各有朱印,上钤“仁化”,下钤“碧露”。

  底款是蓝料双框四字楷书:乾隆年制。

  才持璜虽然是最先上手的,但是他看了一会儿,似乎无法定论;又看了看身旁的三人,先放下了。

  林丰草和上官雨先后上手。

  余耀是最后上的手,看得很细。

  胎体轻盈,薄如蛋壳;彩料精美,画工精湛。以余耀的眼力,需要细看才能定论的东西,即便不是真品,那仿制水平也不可能低。

  如果是这样的高仿,去向主要是大客户或拍卖会,在一个地摊上出现,不算太正常。

  四个人先后看了一遍,也不问价。余耀看的时候,其他三人间或低声交流一两句,摊主不太好插嘴,一时有点儿无所适从。

  终于,余耀开口了,“老板,什么价儿啊?”

  “真喜欢?”摊主先反问了一句。

  不用他说,四人都能猜到,摊主是不可能当成珐琅彩真品来卖的。甚至,未必能判断精准这东西在高仿之中的档次。

  “喜欢,想拿。”余耀很干脆,“今天市场里没什么人,你也脆点儿吧。”

  摊主又打量了一下这四个人,虽然猜不出是干什么的,但既然都感兴趣,第一口价儿不能报低了:

  “这东西,少说也得十万块钱啊!”

  “两千行不行?”余耀回口。

  摊主笑了笑,“不行。”

  “三千。”

  摊主压压手,“老师,这东西不是这么个谈法儿,我没瞎要。这么着,我再让一口大的,八万给你。”

  余耀皱了皱眉:“听这意思,不能再降了?”

  摊主笑而不语。

  余耀放下观音瓶,看向其他三人,“你们感兴趣么?我先放下,谁感兴趣谁谈吧。”

  “我给口儿高的,八千。”才持璜开口,却根本没去碰那个瓶子。

  摊主依旧笑而不语。

  才持璜后撤一步,掏出烟来,递给余耀一支,两人站在一边吞云吐雾,不说话了。

  林丰草和上官雨对视一眼,上官雨摆摆手,“我瓷器水平最低,要是你们仨都谈不拢,我就不凑热闹了。”

  最后,只有林丰草蹲下身,再度拿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