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5章 赔了夫人又折玺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心爱的皇后身体不行,还要带着她长途劳顿,有史料说是乾隆为了让皇后散散心。但是,富察皇后不是心情不好,是悲伤压抑加身体受损,散心有毛用啊?

  而且,这一趟的行程也不像是“散心”的行程,因为乾隆去了孔林,又登了泰山到了岱庙。

  前后联系推断,就可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是得到传国玉玺还是确凿线索,那么在乾隆十三年离京前往孔林和泰山之前,他应该是已经确实得到了传国玉玺!

  之所以此前没有“声张”,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想以天子之礼,拜谒孔林、祭祀岱宗,极为正式地宣告天下。

  所以,才带上了富察皇后。这样的盛事,不仅对于乾隆来说是无比激动的时刻,对皇后来说,同样如此。

  但是,这次出行,不仅没有“普天同庆”地宣告结果,富察皇后也死在了路上。

  现在可以回到那句刻字上了:失定龙于运河!

  这件事情夭折了,是因为乾隆带着传国玉玺出行的过程中,丢了!

  从出行的路线来看,从京城到泰山,和京杭大运河产生交集是必然的。

  如果真是丢失在了大运河之中或者沿岸,那么乾隆之前对于得到传国玉玺的事儿秘而不宣,这时候就更不会“宣”了!

  这一趟出去,本来是天大的喜事,结果却赔了夫人又丢玺!

  而且,在乾隆八十多岁的时候,又刻了这“遗恨”在传国玉玺上,说明他从丢失到刻字,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再找到。到了八十岁,想必也彻底死心吧。

  当然,这只是余耀和吴臣两人在讨论中得出的分析。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证。

  不过,渐渐地,杨锐也被他们的分析给吸引了,时不时插话投入其中。

  “如果这事儿成立,那刻字的工匠估计刻完就被赐死了。”杨锐感慨了一句,接着又问道,“不过,这方玉玺应该是在清末才流出清宫,之前的几个皇帝,就没有根据这条线索继续寻找么?”

  “这就不好说了,有可能是找了一样没找到。总之乾隆以后,再也没有相关消息流传下来。”吴臣话锋一转,“但是,这方玉玺流出清宫,为人所得,最后落到了谢流斋手中之后不久,运河附近的一个小县城,也传出了一个消息。”

  杨锐忽而嘿嘿一笑,“还是这样介绍有意思!”

  “这个县城并不是直接毗邻运河,相距还有个一百多里,不过,有一条与运河交汇的天然河流,下游附近则连通一个湖。这个湖,在县城的边缘。当年,有人在湖中,挖出了一个巨蚌,到底有多‘巨’不知道,但是撬开似乎合不拢的蚌壳,没发现珍珠,却发现了一个七宝琉璃匣!上面镶嵌了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吴臣说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此事太过离奇,而且没有明确史料,所以暂且存疑。”

  杨锐却沉吟,“佛家七宝?乾隆笃信佛教,这是众所周知的。”

  吴臣接着说道,“不过,这个七宝琉璃匣,被很多渔人和当地人争抢,据说当时就被打个支离破碎,散落的七宝被哄抢,分头卖出。大部分被京城的古玩商收走。”

  余耀接口道,“别人可能不会多想,但是谢流斋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有线索在前,估计会推测,这个七宝琉璃匣,有可能就是当年装传国玉玺用的!”

  吴臣点点头,“他当时虽然在沪海,但应该是收到了消息,而且还去过这个县城,了解了事情经过。不过,这个湖面积不小,而且谢流斋恐怕还有别的想法,他掌握这个‘重大线索’秘而不宣,可以抛出诱饵,和倭国人、英国人谈价。”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