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一章 声东击西_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帆觉着,自己从被确定执导这部电影以来,事情是越走越有点蛋疼了。

  是这样的。

  2012年的时候,中影就买下了《流浪地球》的版权,当时一同买下的还有一部是《超新星纪元》,一部是《微纪元》。

  最出名的《三体》,倒是更早就被人买走了。

  某个…投机者。

  不过中影这边买下版权,可没那么怀有投机性质的,想倒卖、或者恰烂钱...

  事实上,也没有钱可以恰。

  当时的大刘还只是在科幻圈子里有一定名气,而整体大众认知偏弱。

  所以中影买这个版权,其实是主要因为很多年前中影就决定了要尝试科幻电影的制作。科幻题材在目前国内电影市场上是一块空白,他们觉得有必要,有责任来尝试这类题材的创作——当然,这也是一片蓝海,没有开发过的领域。

  如今国内电影,确实已经拍了很多方面了。

  但是硬科幻真的少。

  然而国内观众心中其实也不是没有这样的种子,从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到去年也就是16年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发射成功。

  所以国内其实是有科幻情怀的。

  并且,三个版权里面选了《流浪地球》来作为第一部拍摄,就是因为它的基础设定里面,就带有浓浓的国人情怀:

  外国科幻里,一旦地球有事情就是逃离地球。

  乘着个什么飞船,到达个什么新星球,然后开发占领那边...

  但国人的情怀不一样。

  我们特有的家国情怀,才能提出这样带着地球一起离开的想法:先别管科不科学,毕竟这叫科幻不是科学,所以这种东西一下子打动了中影高层,也打动了郭帆。

  两年前,他接到一个电话。

  是中影的老总。

  直接就是一句:“你愿意拍《流浪地球》吗?我们请了国内外好几个知名导演,他们都不愿意拍。听说你对科幻片很感兴趣,我们想让你试试。可是,拍得不行就换人。”

  他们之前打算请的,国外知名的就有什么阿方索,卡梅隆,罗德里格兹,斯皮尔伯格...

  但人家要么有自己的戏要拍。

  要么,没兴趣。

  又找了国内几个大导演,但也被一口否决了。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拍出好科幻片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中影干脆自己搞,

  找个靠谱的导演把控着也行。

  于是,这就又要说到那时候,我国正派出一批年轻导演去好莱坞学习先进经验,郭帆就是第二期去的。和他一起去的还有宁浩,肖央,程思成和陆阳...

  后面,这其他几个导演。

  大家也都知道了。

  他也不差,14年拍了部《同桌的你》票房也不错。按理说,可能就是先拍拍这种青春片稳固下底子,刚好那两年这种题材也流行。

  但是,他还是接了这个活。

  哪怕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