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要怕_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数民族的音乐,尤其是用自己语言写的音乐,往常来说不是没有,但是这些年来能出来的真的不多:还得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老式音乐,能哼两句,但也没有那么多。

  至于新出来的,多少也是用普通话唱的。

  反正韩升记得好长一段时间内,他能记得关于民族风格的音乐,就是:

  “妈妈,什么香香脆脆是我最爱...”

  哦不,咳咳,是《吉祥三宝》这种。

  而且还是借助一家三口这种形式来演绎,增加更多的认知度。此外再仔细想想这种歌曲,也有,但是可能流行的就较少了:

  这原因嘛,除了风格的原因——毕竟虽然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民族的风格鲜明,也很难被所有人都那么地反复听,并唱。

  是的,并唱出来。

  除了风格就是语言,这是横亘在音乐这件事情上的一大问题,传唱传唱,不仅要传,还要唱嘛。

  人家歌词都听不懂,怎么唱?

  包括刚才才旺罗布。

  按照他刚才的意思,还大概给大家解释了一下这首歌的大体的意思和故事,也讲解了里面包含的一个感情,甚至节目组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还会给配上相应的字幕。

  歌名叫《糍粑》,歌曲里讲的是balabla...

  但有一句话就很明白了:

  如果是看字幕,那就是经过翻译的,那翻译之后的意思就多少会有丢失。

  藏文不知道的话,英文可以说,比如英文电影的时候歌词翻译过来还有专门的翻译腔,意思肯定是有变化的;歌曲就更不用说,最近很流行意译。

  具体可以参考网易云的翻译。

  于是所以一切的一切,就是现在大家的状况:

  何况还有个罗布的例子摆在面前。

  但...

  “哎哟,那我可得听一听,这有意思的!”黄岩立刻来了精神。

  他其实是很喜欢韩升的。

  或者说,黄岩很喜欢聪明,有天赋的小孩,韩升拥有这个金手指,就堪称最强天赋。

  “必须的,必须的!”其他人也纷纷接上。

  还记得不久前,毛不意一首《消愁》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却被人各种非议“年轻人能写出来这种需要人生阅历的歌么”,然后韩升就站出来了,一首《山丘》直接斩获无数乐评人心中年度最佳。

  也就是从《山丘》开始,韩升的口碑进一步上升。

  讲道理,这首歌的传唱并没有他以前歌曲那么好,所以原来业内喜欢这个?

  也是,圈子里很喜欢小众。

  韩升倒也知道,某种意义上来讲关注小众是件好事情。倒不是说非要做那种遗世独立的东西,而是小众意味着可能很多东西没有被发掘,会有新的惊喜。

  就比如说他这会,也就点点头。

  笑着道:“那就献丑了,我先去拿一下吉他...”

  “我去我去!”

  大家刚才把韩升围坐在正中央,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