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六章 杀青又定档_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咔!可以了,过去看看导演吧。”

  12月7日,《你好李焕英》剧组,坐在监视器背后导演椅上的人发出声音,然后站了起来走过去的,正是制片韩升本人。

  本片拍摄到最后,从被动到主动地,变成了韩升有时候承担起导演的责任了。

  也没办法,因为影片最后拍的是贾晓玲发现事情真相的片段,也是最情绪伤感的部分:

  其实前面那么多欢笑,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为了现在的情感宣泄做铺垫。对于导演更是如此,她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终于在这一刻泼洒出来:

  贾玲演这部戏,前面因为剧情设计,多少还有些演的成分。

  但是到了这里,完全不用。

  眼泪那是说来就来,哗啦啦流出来的都是真情实感,洒落在地上,怎么拍怎么有情绪。

  甚至情绪多到爆表。

  以至于早就拍完了按要求的部分,她却没有什么精力去喊停了,只是在原地难受得情难自制,眼泪也刷刷地继续流。需要好一会,才能恢复过来,过去看刚才拍的怎么样...

  然后又开始有点心中激荡,这也就让整个拍摄进度,大幅放缓。

  贾玲也知道这样不好,更知道大家肯定不忍心打断她,但剧组还是需要有其他人来主持一下。

  这时候,喊咔,和调动剧组的事情,她就拜托给了韩升会比较放心。

  “好了,刚才这遍拍的挺好的。”

  韩升走过去,放缓声音道:“我想,即使是以你的标准,也可以过了。”

  演这种戏,大喜大悲,何况还是真情实感的大喜大悲,是特别消耗演员的情绪的。

  但偏偏这一部分的表演又是贾玲最看重的,整部电影要从最底层的核心来讲,就是贾玲拍出来怀念自己的母亲。而这最后的那些时间,是最重头。

  她对此要求更是高的不行。

  今天已经是拍了第三遍了,这种大喜大悲的戏,韩升感觉她的情绪可以说透支了太多。

  忍不住就开始长篇大论地劝导:

  “或者如果你觉得还是不太行,咱们明天再拍,没有说非得就要今天杀青。咱们进度本来就已经超过预期了,你也不用想着省钱什么的,那么久都拍了,不差这一两天的。”

  “没事,我还好。”

  贾玲也在今天几次三番的重复中,稍稍缓了那么一口气。

  她其实也不想把这个放在最后一场拍。

  但是前面贾玲试着拍了一下,这场确实是情感最激荡的一场,干脆留到最后,原则上时间确实是最充分的——韩升讲了嘛,他们的进度已经超过了预期,所以多拍个两三天半点问题没有。

  不过她自己其实也是很想早点拍完,毕竟,整日沉浸在这个情绪里,理智告诉她不好。

  “行,那你再休息一会,然后去监视器那边看吧。”

  韩升对于演员的状态充分尊重,他走的方法派的路子,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