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四章 历史的惯性_最吕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纵使聒噪抱怨太多,也改变了不了我黄巾义军粮草短缺的事实。??我这几日每日思,夜夜想,明明在正面战争中节节胜利,缴获无数。却为何还会吃不饱,穿不暖。何人能给本渠帅一个答案?”波才问着话,眼睛却盯紧了一向虎头虎脑的廖化。

  “还用多说,我军虽人数广众,但组成成分过于纷杂。打仗不能老靠人海做战。真正的精锐还是太少。每日有二十余万张口,再多的粮食也不够分哪!不能留下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且解散那些毫无作用的战场炮灰,只能是途耗粮秣了!”廖化叹了口气。

  “这事还用你多说,本渠帅不会同意解散他们。他们尽管无能,但光凭人数,让汉军杀,累也累死他们。他们就是我们黄巾精锐最好的盾牌。本渠帅愿意给他们一口活路,他们感激涕零的同时更理应为黄巾大业赴死!”波才冷哼一声,不喜道。

  “无需多说,你所提之事绝无丝毫可能。我们要关注的不应是这些细枝末节,而是要放在如何尽快得到粮食上。不然,我们所有人通通要饿死!廖化,你脑袋瓜灵,可有想法!”

  廖化皱起眉头,依旧为波才的话语而心惊愤慨。他想了想,强压下一口怨气,冷冷道:没有粮草,不会去夺?听探子打听到的消息,足以供应汉军四万大军的八成粮秣都囤积在离鄢陵县八十余里的长社城中。我们只需星夜赶往长社城,一举攻克长社,则危局自解。

  “长社?听闻长社只是小县,民不过三千户,城墙破旧不堪,怎么可能是囤积粮草的重地?依本渠帅看,这定是汉贼故布疑阵。想要将我军主力引走,以救援危亡待援的颍川郡府阳翟县。好啊,好一个声东击西之计,竟险些骗住我。只可惜,再能蹦的蚂蚱也蹦不出阎罗王的勾魂锁。”波才凝神想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胸有成竹的道。

  “是极是极,打一个不知底细的小破县城有何意义?我们黄巾军攻取的县城还少吗?依老子看,不如直接攻取颍川郡的头城,阳翟县。那才是我们这些热血的汉子,大老爷们该去干的事!”席间一位大汉,大眼粗眉,宽鼻大嘴,身材伟壮。急不可耐的出列言道。

  廖化稚嫩的面庞上浮起阴云。此人名为管亥,也是黄巾军中数一数二的勇将。可以说与波才的威望相比也一时不惶多让。因为他的凶威滔天,都是在一次次的战火中杀出来的。

  心中斟酌着念头,廖化开始思考如何扭转他的念头。

  “哼,管将军莫以为自己姓管,就真的可以管天管地啥都管了!依我之见,还是先管好你这像公牛一样好大喜功的脾气。管好自己那摊子事,才说其他吧!”

  管亥的话语显然使得席间的一人很是不满,至于为何不满,只有双方心里清楚。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