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七章 又是五百_爸妈和我一起穿越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倘若是余李氏看到自家二媳妇随手就将五百两银票当五文钱似的,随手甩给了自家孙女,一定要捂着心口好一番大喘气。

  幸运的是,她是看不见这糟心事儿,余卿卿转头就带她哥去县城挥霍去了。

  说是挥霍,其实还是办正经事儿,干啥?继续囤草药呗,没错,就又是熟悉的、当初让余李氏心惊胆战的五百两草药。

  只不过跟上次老余囤的那一波不太一样,这次余卿卿前去,是真为了养鸡场中的鸡买的。

  配方是余卿卿和她爹商讨好的,野菊花、白头翁、马齿苋搭配山楂、凤尾草、穿心莲,再加入黄柏和五倍子,分别以三比二比一的比例掺到鸡饲料中喂养,是最合适的。

  像野菊花、马齿苋这类在乡村就属于野草,随便找找都能找到,其他种类的草药也都比较常见,在余卿卿估算下,五百两银子,大概可以托整整三车回来。

  整整三车!余卿卿坏心眼地想到她奶看到这三车草药时候的心情。

  不知道要不要提前准备好速效救心丸?

  村民们倒是对余家隔三差五拖着一车又一车的货物进村习以为常了,汉子们看到了,都自觉把货物扛上山,扛到大院或者挖好的地窖中。

  山中的地窖,也是余卿卿下了大功夫给设计修建的,防潮除湿尤其到位,让村民们啧啧不已。

  不光是防潮,余卿卿在修建房屋的时候,最最上心的便是排水。

  山上不同于平地,山地虽然土质较为松软,但有着天然的高差优势。

  余卿卿在设计一系列房屋子以及自家大院的时候,在地基之初便费了很大功夫在排水上。

  利用山地的一步步高差,将水流在最快的时间内引导入排水沟中,在让水流顺着排水沟流向村里的河道。

  再加上凡是居住处的地方,皆是余卿卿不计成本下、铺的一溜烟的青砖地面和台阶,走起来清爽又利落,可比村里的土石路走得舒坦多了。

  村里面,有些心思活的婆子汉子,见余家地窖建了这么多,心知余家是不可能用完的,有的就琢磨着,想租一间用。

  眼见着这暑热时候,雨水也越来越多,四处潮气都大,等初秋时候收了粮食,粮食存放便是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

  眼见着十月份快到了,水稻、小麦、豆子这类的庄稼已经快要成熟,村里的工作气氛又迈入了新的高峰期。

  村里人不怕干活,就怕没活干。山头上那个养鸡场迟迟没开工,可把一群媳妇老娘们心里急嗖嗖的,每天问啥时候开工,制服都发下来了,怎么还没看到小鸡的影子呢。

  余李氏表面上很淡然,实则内心也快急坏了。她这个孙女看起来靠谱,似乎啥大事都做得来,就是有点儿不着调,做啥都做一半丢一半,徒留他们这些人瞎紧张。余李氏暗地里偷偷问过余卿卿几句,余卿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