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成败_1768戊子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571614

  两淮盐商为何富裕,不仅因为有优良的制盐场地,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江苏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因此人口众多。

  苏北穷困,苏南富庶,盐场正在苏北,所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盐工了。

  而因为满清朝廷对于两淮盐商的特殊优待,所以他们对盐工的压榨简直毫无人性。

  这些盐工整日辛苦劳作,挣到的钱也不过百十个铜板,如今朱朝先大军抵达,马括只是稍微一鼓动,就带来了这一千多人。

  “这些人的装备是个问题,算了,先让他们跟着吧,让加强营和这些人整编成第三团吧。”

  “正好还缺近战的长枪手。”

  马括带来的这一千多盐工给朱朝先带来了一部分数量不少的优质兵员,同样,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你说,江宁方面,两江总督已经派兵去攻打老嘉山了?”

  朱朝先神色一凛。

  马括点头,这是他从淮安地界上抓到的一个驿站信使身上得知的,不会有假。

  “大将军,老嘉山只有移山守着,他手里就几百号人,能顶得住吗?”

  马括很担心朱移山,那小子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如果坚守不出问题不大,可一旦守不住挑衅,出去和江宁八旗交锋,则凶多吉少!

  朱朝先沉默我一会儿,他不知道两江总督派了多少人去,派的是什么人。

  这些都很重要,关乎老嘉山的防守时间。

  “移山镇守老嘉山,北有盱眙西有明光,他只需要面对南京方面的敌人就行了。我去一封信给他,让他坚守待援。”

  说完,朱朝先看这眼前的清河县城,喃喃道:“这座城,咱们得速攻了”

  老嘉山。

  清臣卢见曾资料(早上改,对不住,正在双开,写一本飞卢的文挣钱吃饭,我会努力更新的)

  卢见曾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卢道悦为康熙九年(1670)进士,曾做过陕西陇西、河南偃师县知县,著有《公馀漫草》、《清福堂遗稿》等书。卢见曾出生时,卢道悦已五十多岁了,老来得子,疼爱之余,卢道悦更是悉心培养。卢见曾先后师从王士祯、田雯等,学业大进。康熙五十年(1711),卢见曾中举人,六十年(1721)中进士。雍正三年(1725),卢见曾被委任为四川洪雅县知县,从此走上了仕途。

  洪雅地瘠民贫,税目繁多,治安混乱,狱讼不息,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卢见曾到任后,“除杂派,清积牍,一以俭勤为治”(《清史列传》卷71,以下注略),迅速整顿了社会秩序,受到当地百姓的拍手称誉。雍正十三年(1735),卢见曾被调为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颍州西湖,原是宋代欧阳修出任颍州知州时主持兴修的一个蓄水工程,民以为利,但至明朝末年,由于州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