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这位从前真的是懒汉?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年,津门那边有名的那个庄子,庄主已经倒了,那也是个不错的发展典型,可惜没能持续。

  现在整个北方地区,就剩下夹皮沟这一根独苗。

  不过夹皮沟的情况还不一样,完全依靠自身发展,到啥时候都立得住。

  在大张罗的引领下,大伙都进了办公楼,直接去会议室。

  这边准备充分,沏上茶水,楼里也暖和,很快就热乎过来。

  带队的肖同志向老支书征求意见,是不是先请夹皮沟这边做报告?

  老支书婉拒道:“既然都是基层的同志,那就先看再说,这样大伙的印象也更深不是?”

  没等肖同志表态,那些乡镇干部便纷纷出言响应。

  报告当然要听,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大部队就从队部出来,就近先去南边的奶牛场和猪场以及大雁饲养场和梅花鹿养殖场等等。

  这地方常年多刮西北风,所以养殖业都集中在村子的东面和南面,以免影响村里的空气。

  “这是野雁养殖场,目前存栏的野雁,大概在一千只左右。”大张罗嘴里介绍着,然后噢噢喊了两声。

  那些趴在雁舍前面晒太阳的大雁,便扑棱棱飞上天,转了一圈,又落下来。

  这大冷天的,谁也不乐意飞。

  “这黑压压的一大群,还真多。”一名皮肤黝黑的乡镇干部,同伴都管他叫大老黑,望着壮观的雁群,嘴里不由感叹。

  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兽医笑道:“现在我们夹皮沟这边的雁群规模,是最小的,整个联合体里面,有几个村子,养殖规模都是数万只。”

  “我们这边,主要是开春的时候,培育雁雏。”

  大伙连连点头,想想几万只大雁,在草甸子上掠过,那场面该是何等壮观?

  “这个项目好,俺们乡回去之后,也搞这个!”大老黑嘴里咋咋呼呼的,显然是中意大雁养殖。

  老支书笑着将他拦住:“先别急,养殖业,谁都能养,关键还是要有销路。”

  都是基层干部,自然清楚这一点,都连连点头。

  肖同志就代替大家询问:“那夹皮沟联合体的这些大雁,都是怎么销售的?”

  大张罗便介绍道:“基本上以出口为主,部分出口欧罗巴洲,都是处理成白条之后,冷藏储运过去;还有一部分,是活着出口到西亚地区;另外岛国和南韩这些国家,也会进口一部分。”

  大家都是越听越羡慕:出口赚外汇啊。

  大老黑却泄了气:“俺们那见不着一个外宾,上哪联系出口,你们夹皮沟,都是咋整的,联系到那么多国家?”

  知道情况的,都笑呵呵地望向刘青山,老周当初就跟着刘青山跑过广交会,最清楚不过,于是笑道:

  “这个问题好,先放着,等最后统一解答。”

  这些基层干部,看得都比较仔细,有些还拿着小本子,认真记录。

  诸如大雁的饲料,疾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