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有些问题已经露出苗头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觉得跟唠家常也差不多,话匣子彻底打开,那简直是滔滔不绝,不可阻挡。

  从种植松江水稻,到稻米出口韩国。

  从采摘山野菜到采收山货再到种植黑木耳。

  从发展养殖业到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别人发言,顶多半个小时,老支书则不知不觉讲了两个多小时。

  台上台下的观众们,也都听得如痴如醉,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可操作性强,回去之后就能跟着学。

  眼看时间过了中午十二点半,都过饭点儿了,老支书终于讲完。

  台上台下,全体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持续了将近一分钟,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等到掌声平息,郑红旗则进行了总结发言:“同志们,夹皮沟的事迹,很有典型意义,很鼓舞人心啊,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也早日踏上小康路。”

  “事实上,去年开始,夹皮沟就开始引领我们碧水县的发展,像今年我们县大力推广的蔬菜大棚基地,以及生猪养殖基地,学习的就是夹皮沟的先进经验。”

  “随着松江青稻的成功,现在又给我们引领出一条崭新的出路,符合条件的公社,同样也可以发展水稻种植,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基地。”

  “会后,希望同志们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广大群众收入,把我们碧水县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好了,上午就到这,咱们暂时休会!”

  与会者再次起立鼓掌,感觉不仅振奋了精神,更重要的是启迪了思想,许多人都在考虑,如何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支书爷爷,您讲得真好!”

  在前往招待所吃饭的途中,刘青山也替老支书感到高兴。

  老支书似乎依旧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之中:“青山啊,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村支书,今天终于在全县露了一回脸,就跟做梦似的。”

  “支书爷爷,这不是梦,这是咱们村所有人,实打实凿干出来的!”

  刘青山能理解老支书的心情,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老支书重重点了点头:“以前大伙也都玩命干,却顶多对付个温饱,青山啊,俺算看明白了,不仅要能干,还要会干,咱们夹皮沟,要没有你领路,哪能有今天这副光景啊?”

  刘青山刚要谦虚两句,就听旁边有人轻咳一声:“这话没错,就连俺们守林村,也是秃子跟着月亮走,多少沾点光。”

  回头一瞧,是守林村的老刘支书,今年也成了县劳模。

  要说老刘支书也是个人才,紧跟夹皮沟的脚步,有样学样,种大棚,养肥猪,着力发展这两项产业,虽然没达到万元村的水准,但是千元村妥妥的。

  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老刘支书对夹皮沟,那是打心眼里敬佩。

  都是知根知底的,当然知晓,夹皮沟的腾飞,是因为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