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是葫芦娃还是葫芦妹呢?(求月票)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

  虽然这个笼子不能用了,但是笼子上面的饰物,还有里面的鸟食罐之类的,鲁大叔说,也都不是凡品,以后可以做个新笼子,把这些物件都用上。

  这一夜,奶奶在这里流连了许久,直到更深人静,这才在爷爷的催促下去休息。

  ……

  转过天,就是国庆了,这也是旅游团在京的最后一天。

  去年的国庆是大庆,今年就比较平常了,不过广场那边的人,还是比往常多出不少,透着一股子喜庆。

  乡亲们今天主要就是购物了,虽然夹皮沟现在也是全国知名的万元村,但是刘青山发现,大伙花钱的时候,就没一个大手大脚的。

  就像张杆子,平时咋咋呼呼的,真到了买东西的时候,就给小曼买了一身新衣服,又给翠花婶子买了一件花衬衫,他自己愣是啥都不想买。

  翠花婶子当然不答应,好说歹说,算是给他买了一件的确良半截袖。

  其他人也都差不多,节俭惯了,都舍不得买东西,尤其是贵的东西,就算能买得起,也坚决不买。

  搞得刘青山还得劝他们:“现在物价越涨越厉害,该花花。”

  刘青山记得,等到八八年的时候,全国兴起一股抢购风潮,不管啥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先抢着买到家里再说。

  最后商店里的东西都被卖光了。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国家进行价格闯关,导致物价上涨,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人心就渐渐变得浮躁起来的。

  整个社会,也在精神层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老支书也直叹气:“这两年,赚的是比以前多了,可是这钱,也好像越来越毛了。”

  对此,大伙也都深有体会。

  现在的夹皮沟,经过上一次分红之后,谁家的存款都超过万元,这钱在银行里放着,确实没啥大用。

  因为每年都在赚钱,这存款的数额,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刘青山听了大伙的抱怨,倒是心里一动:他那些金条正想处理呢,财宝不出外国,不如就卖给乡亲们好了。

  总比过两年抢那些柴米油盐强啊,起码在短期之内,黄金还是能保值的。

  这件事,也给刘青山提了个醒:乡亲们手里的余钱越来越多,也该适当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消费和投资。

  十月二号这天,夹皮沟的百人旅游团,终于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对绝大多数村民来说,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

  而且随着以后不断走出去,他们的视野,也会越来越宽广……

  “哈哈,到家啦,到家啦!”

  下了大客车,娃子们便开始往家里飞跑。

  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可是怪了,出去几天,还真想家了。

  想这个破破烂烂的泥草房,想那只使劲摇晃尾巴的大黄狗。

  留在村子里的青壮,也都闻讯而来,迎接着自家的亲人。

  “咋样啊,首都好不好?”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