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二章 这话还真说到点子上_你好,198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都熟悉了,自然也就没有这种生涩感。

  不过这需要时间啊,而对于任何一个剧组来说,时间都是一种重要的成本。

  刘青山看到大伙都不吭声,于是就笑着说道:“是不是考虑一下剧本朗读会?”

  英导眼前一亮:“你是说剧本围读,可以试试。”

  这种形似在国外刚刚发展起来,国内应用的基本不多。

  尤其是像这种情景喜剧,以语言为主,剧本朗读的效果肯定能不错。

  于是一家人就围在饭桌子旁边,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剧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

  读着读着,就读出感觉来,老演员们甚至还能发现问题。

  “停一下。”刘青山忽然打断,“文老师,您说话的腔调,可以改一改嘛,感觉有点太正式了,像演话剧似的。”

  老傅同志的目光从老花镜上面射过来:“怎么改?”

  刘青山也拿腔捏调的:“啊,可以改成这个样子的嘛,啊,您是老干部嘛,讲话当然要有点官腔儿嘛。”

  大伙听着刘青山这腔调,都忍不住笑了。

  啪,有人使劲击掌:“对,就要这个调调儿!”

  刘青山一瞧,是朔爷在那击节叫好呢。

  “那我试试。”文老师也是老戏骨了,当然体会到这样说话的好处,稍稍酝酿一下之后,就伸手朝着刘青山一指:

  “你这个小同志,我们正在开会,你不要乱讲话嘛,啊!”

  大伙先是一愣,然后一起拍起巴掌,这效果可比原来好太多。

  英导和梁文学师也竖起大拇指,这个提议是真好。

  然后继续朗读剧本,老傅同志换了腔调之后,感觉笑声都一下子增加许多。

  台上欢声笑语,台下英导等人,也和刘青山凑到一起研究。

  他们原本以为,刘青山就是投资方,现在观念彻底转变:原来人家也是行家,所以他们也都想听听刘青山的建议。

  刘青山当然有想法:“最好多请点明星来助演,争取每集请一位,肯定能增色不少。”

  后世再看这部剧,那豪华到天际的助演明星,简直难以想象,更令人难忘。

  你绝对想象不到,这么多的明星,能凑到一部戏里。

  像是葛大爷演的那个二流子纪春生,简直绝了,尤其是往沙发那一瘫,太经典了。

  “这样一来,拍摄费用只怕要增加?”英导用手推推大眼镜子,请明星当然要给片酬的。

  刘青山笑笑:“也花不了多少,咱们一半靠感情,一半靠关系,多少意思意思就成。”

  现在邀请明星来友情客串一下,价格真的不高,一集的话,也就几百块。

  比如说葛大爷参演了两集,最后的酬劳是八百块,这你敢想?

  所以刘青山的计划是,把所有的明星都一网打尽,为后世留下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

  “钱不是问题。”高凌风忽然插话进来。

  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每个圈子都差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