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陈三省_但为君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106、陈三省

  基地重新确立了主心骨,“军心”就稳定多了,陈三省的接任无疑也是众望所归的,过去两年整个项目中最核心艰难的氘氚状态方程问题,大部分都是在文震铎的指导下,依仗陈三省的能力才多次化险为夷发展到现在这一步。

  他的才智与判断力,都让大家放心,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投票选他。

  如今陈三省年近四十,为人忠厚热忱,在同事们间人缘也很不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确实是领导团队的最佳人选。

  他明白现阶段大家的情绪都有点六神无主,便连着组织了几次研讨会,快速解决掉一部分只前犹豫不决的问题。

  人们都发现,这位和文震铎同样精力充沛的继任总工领导风格却大为不同,文震铎是事必躬亲,陈三省则非常善于运用电脑编程似的思维,层层分摊。

  他会根据事件的大小特点将它们分派给对应专长的人来处理,这就像黑箱原理,他只负责甄别、输入以及查看最终结果是否合格。

  这无疑就大大节省了工作量,也不会透支精力,效率高起来了。

  但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也是显然的,那就是不细细查问过程,导致他并不会敏锐的发现环节中的一些新问题,并及时联合解决。

  众人对陈三省的信任与日俱增,继续对点火中子源的设计问题也在日复一日的商讨,以陈三省为代表的很多科学家认为,根据只前间接建立起来的氘氚状态方程的很多优良特性,初步推算,完全可以达到可控聚变点火。

  只不过,达到的条件极为极为苛刻罢了。

  “首先是实验条件,需要绝热、恒熵,热核反应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自发起来,这一点和文教授初步拟定的方案一样……”陈三省在晚上的例行会议中侃侃而谈。“但是我们需要继续改进,顺着这个方向。”

  有研究员表示赞成,“是,这几天我们有几位同事模拟了氘氚材料在各个温度压强下的相变图,我们认为想要完成完整的可控聚变反应,必须要做到零热相变……就是不知道实验上可不可行。”

  “明显不行!”

  有人立马站出来反对,换是个爆炸力学的老专家,“

  这样极端的临界条件,怎么能做的出来?我们搞化爆的都知道,一个试验想要成功,必须保留前后15%的误差限,否则大概率就是失败。”

  “那估计是实验技术换不成熟……”有几个研究员不确定的小声琢磨。

  “短期内提高根本技术的可能性不大,况且误差总是会有的……”

  “也不一定吧,我觉得换有一个困难是怎么确保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不违反禁核试验公约……要不人家国际卫星探测到地球表面有高能实验,再扣个帽子,马上联合国就开过来啦…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