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县学训导_明朝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踢馆?

  这是什么情况?

  陈舟无语地抬头看看这间私塾的学堂,本身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宅子,四面漏风,房顶破落,屋顶角落里还有几处蜘蛛网。

  就这地方,来踢馆,那得是什么人啊?

  不用踢,这里基本也就是散架的状态。

  按照老陈头的逻辑,这里边出去的学生,不是要考什么秀才的,说要考秀才的,基本处于吹牛的状态,充其量,也就是成为镇上某个商铺的掌柜。

  正当陈舟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外两个人已经一前一后进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面如红枣的老者。目光锐利,红彤彤的一张脸,显得颇有气势。

  后面跟着的,正是先生张平夷。

  “坦之,我既然能请你来,自然有办法护着你安稳,别说是他,一个县学的训导,就算是县学教育亲至,我也有办法对付!”

  坦之,看起来这就是张平夷的字了。

  这字本身有讲究,有相反有相近有相关,张平夷,字坦之,这显然是名字相近。

  张坦之——这名字有点儿意思。

  张平夷朝着老者一拱手:“足感盛情,可是,这都是因为我引起的,不能因为我给冯家庄带来什么麻烦,老先生身为冯家庄的甲首,也不能够把事情全都揽到自己身上,毕竟,县学训导手握廪生大权,就算是乡里豪绅,也不敢轻易开罪!”

  训导,这可不是学校里的训导主任,县学里的训导,已经是一县负责教育的领导了。

  虽然按照官府的逻辑,知县大老爷是负责抓全盘的,可是知县只有一人,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

  所以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来做。

  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就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

  洪武二年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皆设训导,府学四员、州学三员、县学二员。

  这教谕,基本就相当于教育局长了,而训导,起码也是个副局长的身份。

  而学生名额,府学四十人人、州县依次减十人。

  但不久即命增广学员,也就是增加学员名额。

  增加的多了,于是最早的生员,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也就是最早的一批属于是有编制的,国家管饭开工资。

  增加的叫增广生员,时间长了,人更多了,又额外增加名额,附于生员之末,谓之附学生员。

  说白了,这就是一条生员的鄙视链,廪生等级待遇最高,增广次之,附学又次之。

  跟现代的名牌重点,一本二本三本,其实是一样的,从来都是三六九等,等级分明。

  而训导基本就有这样的权力,推荐廪生,换句话说,手里有指标!

  “一县的训导能奈我何呀,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不过呢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