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清风书坊_明朝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一点的差点炸毛,小小年纪,如此轻狂,难道还能玩出花来不成?

  倒是有个老成持重拦住了众人:“且看看,牛皮吹得这么大,要么就是个傻孩子,要么,就是有真本事!”

  陈舟手中执笔,刷刷点点:“此为借贷记账法,左方借,右为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随着陈舟的解说,这群账房都没人吭声了。

  那个老成持重的甚至拿出纸笔,跟着陈舟比划。

  众账房恍然,一起拿着纸笔跟着陈舟比划起来。

  都是行家里手,一点就透,这借贷法一进一出,相互对比。

  两个人盘一本账,只要数额对应,就没有差错,有出入的,找出来也极为方便。

  最主要的,借贷法闻所未闻,这是可以传家的手艺啊!

  孟广泽过来的时候,账房们已经两眼放光,拍着胸脯保证,绝误不了大人的事情。

  孟广泽大喜,对着陈舟就是一顿猛夸。

  陈舟毫不在意,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也算是对孟广泽这条人脉的先期投入了。

  书稿陈舟倒是实实在在地纠结了一番,写什么是个大问题。

  他肚子里边儿名著倒是不少,可是要是写个《红与黑》《悲惨世界》之类的,估计这时候的人不太能接受。

  别说《悲惨世界》了,就算是《平凡的世界》,估计他们也接受不了。

  还是得考虑受众,能卖钱的,能火起来的。

  不过那天看见孟昭瑞,陈舟突然想起瞿佑的那本《剪灯新话》来。

  这本禁书,那就是一本文言短篇。

  这白话小说,自己也不能抢了冯梦龙的生意。

  想一想冯梦龙现在大概也就是几十岁的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搜集了这么多年,眼看要出成果了,回头自己伸手摘桃子,显得不够仗义。

  凌濛初也是同样的道理,何必非得掐着别人的脖子干呢?

  文言短篇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大神,蒲松龄还得个一二百年呢吧?

  思虑再三,最后落在纸上,是两个大字:婴宁!

  这可是蒲松龄的经典名篇,既然现在都是古白话,走的基本也都是才子佳人的路了。

  那索性就用蒲松龄了。

  陈舟把书稿交给了孟广泽,让孟广泽在方便的时候带到书坊去。

  可是并没有说,具体应该怎么办。

  孟广泽虽然是钱粮师爷,骨子里也是个文人,平时也好看些书,和书坊老板也算是熟识。

  回到了县里,交代了让这几个账房开始盘帐,孟广泽带着书稿,直接去了书坊。

  清风书坊!

  枝江县的书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书坊老板姓孔,自号称清风居士,这书坊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孔老板,生意兴隆啊——”

  进得书坊,孔老板正好在书坊里面审阅书稿。

  一见孟广泽到来,急忙起身相迎:“孟师爷怎么有闲暇到这里来——莫不是想看什么书?”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