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恕我难以从命!_明朝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那董辰顿时仰起了头:“原来这位就是枝江陈季帆!”

  陈舟很是纳闷,尼玛,自己已经这么有名了吗?

  这名字都已经传到浙江去了?

  一旁的董令貌似解释一般:“我兄弟自武昌府而来,沿途听闻陈季帆的大名,一首水调歌头,压盖武昌府,就是江浙,恐怕也无人能及啊!”

  这话里边儿先就带着三分火药味儿。

  陈舟就不明白了,刚才见那些人的时候不是很谦逊嘛,怎么见到自己反倒爆出火花了呢?

  “哪里哪里,我这是乡野书生,哪里比得上令兄弟都是阳明学院的高足呢!”

  “非也非也,正所谓知行合一,这做学问,那不是分地域的,见高人不能交臂而失之,我们一定要好好切磋切磋!”

  我勒个去,陈舟吐血,这“知行合一”原来是这么用的吗?

  想想也对,这正是王阳明的路子,我怎么想的怎么认为的,就要怎么去做!

  我看你丫不爽,那就打一架!

  打就打呗,谁怕谁!

  “愿意聆听两位的高论。”

  董辰董令两兄弟这才谦逊地笑着,去见下一个了。

  接下来接风洗尘自然不必细说,田教谕请示了知县刘炳炎之后,宣布:董辰董令两个人,将在县学学宫设坛讲学。

  这个待遇给的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想能够设坛讲学,那必须要才华横溢德高望重。

  像这种年轻人,能给予这样一个位置,除了田教谕李文彬两个人捧着以外,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是阳明学院的学生。

  说白了,来头大呀,这和王府门前三品官是一个道理。

  做官是如此,做学问也是如此。

  阳明学院的名气大,里面出来的学生到了这小小的枝江,简直就是地位超然。

  态度上是很谦逊的,可是一说起心学,言语之间竟然以圣人自诩。

  这也罢了,王阳明曾经从祀于孔庙,说是圣人也说得过去。

  可是,这两个俨然把自己也当成是圣人的亲传弟子了。

  若是把王阳明比做孔圣人,他们就自以为是颜回子路了。

  最主要的,他们讲起来是照本宣科,无非就是阳明先生如何如何,守仁先生如何如何,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自己对于心学的这种理解。

  果然是来传道的,不,这不是来传道的,这就是来吹牛逼的。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学问很牛逼,你必须要听,说了一个半时辰,全是这个。

  陈舟听得是昏昏欲睡。

  那台上的董氏兄弟将王阳明的生平讲完了,傲然巡视台下,结果发现众人固然都是聚精会神,陈舟却在那里一下一下的磕头儿呢。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大怒,这分明就是有意挑衅。

  这不仅是挑衅自己兄弟俩,简直就是挑衅阳明学院,挑衅心学!

  “我兄弟二人初到枝江,还望以心学和诸位切磋印证——”

  这董辰还想着客气两句,董令直接开口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