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2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远早已做好了向屈察赔付的全部心理准备。

  他深知“海事保险”这一行当能够发展起来,信用极为重要。而他也实际上正需要一件“理赔事例”,向所有海商展示:原来这笔买卖是这样运作的。

  谁知屈察竟然当面向他坦诚:自己的船是在保险契约失效以后才出的事,不应当受到保险契约的保护。

  明远一时想起他以前与海商打交道时教导他人的话:道义靠边站,利益放中间,制胜靠手腕……

  但现在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海商这个群体,即便是面对上万贯难以负担的损失……这个世界上,依然有诚实的人,有愿意将心比心的人。

  明远原本坚持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而这份理性本是建立在与利益相关的规则上的——毕竟能够得利,才能生存。

  但是他现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华夏传统道德的力量——礼义仁智信,这些本是他父辈们的名字。或许有些人只是口头上“礼义仁信”,但也有更多的人被这世界默认的行动准则所约束。

  这种力量能让他的目标能够更容易实现——明远心想:他理应有这个自信。

  此刻,整个海事茶馆中的视线都落在明远身上,等待他有所决定。

  或者说,更多的海商都向屈察投去同情的目光——这个人因为他的诚实,让自己陷入了痛苦和肉眼可见的贫困中。

  稍稍思考片刻,明远清了清嗓子:“屈兄,这一次你的船只发生海损,虽然不在我们契约约定的海程上,但是冲着你是我这‘保险’生意的第一批客户,我还是决定,给予屈兄‘人道主义’理赔。”

  屈察惊讶地抬起头,惊得连眼中的泪光都收了。

  茶馆中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样,惊异地望着明远:大家都听不懂明远口中的“人道主义”是什么意思。

  “屈兄损失的货物,我会按照货款的八成予以理赔。”

  屈察的福船上当时装载的货物折合货款大约在四万贯上下,八成就是三万二。明远肯这样“大出血”式的理赔,整个海事茶馆里都安静了。

  要知道,屈察当时只支付了一千贯的“保费”,付出的钱还没有现在拿的零头多。

  怎么想这笔生意都做得很值:不亏,不亏……

  屈察则带着不敢相信的眼光,反复打量明远,确认对方真的不是说笑之后,他眼中才流露出一阵狂喜,握紧双拳,拼命抑制住想要大喊大叫的冲动,只是在喉头低声喃喃地连声说:“谢谢、谢谢……”

  谁知明远还没有说完:“另外,如果屈兄想要修造新船,我愿意出资一半。”

  屈察更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虽然这次他因为一场风浪,就几乎将本钱折了个精光,但是有了明远理赔的三万二千贯,他很快就能东山再起,这是毋庸置疑的。

  更不用说,明远甚至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